开漳圣王文化论坛 7学者 带来新思考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开漳圣王文化论坛 7学者 带来新思考

    (新山7日讯)柔佛颍川陈氏公会日前举行马来西亚第四届开漳圣王文化论坛,请来7位学者上场,带来了许多南洋华人议题的新思考,完成柔佛历史上第一次举行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盛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项由柔佛颍川陈氏公会负责承办的国际会议,国际联办单位为中国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与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马来西亚道理书院。

    会议由马来西亚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发起人、槟城州华人大会堂主席丹斯里陈坤海主持,中国闽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云教授代表联合主办方做了主题发言。

    柔佛颍川陈氏公会举办马来西亚第四届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其中一项活动为文化论坛,邀来7位学者发布学术论述。左起为王琛发、陈坤海、陈文国和陈志辉。

    会上,刘云教授首先指出了福建漳州陈姓出海的历史,有文字可据是在1190年,有位“陈使头”从南洋回到漳州,遇上海盗的事迹,他因此提出陈氏宗亲下南洋,历代有记载,是十个世纪以上的事迹。

    他也指出,宋元宗组织的多样化以及宗族的神化,是影响南洋重构宗族联合的基础,也表达在陈姓处理开漳圣王信俗的对内对外关系。

    中国闽南师大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何池教授则强调,陈元光一生坚持他在《谢请准表》提出的“守无私以奉国,持清净以临民”,也是大家祭拜他、学习他的道德理由。同时,八十七姓入闽与地方民族的交融,就是当代闽南语、闽南文化的起源。

    道理书院院长、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特聘教授王琛发指出,通过明朝万历年代《漳州府志》书写的证据,这整个体系,在明清朝廷定型,开漳圣王成了国家祭祀,由官民合力经营公田,交由陈家后代管理,支持朝廷官员和八十七姓在首府的威惠庙长期祭祀;另外再鼓励各地建立祠堂,由此互构中华民族认同关系,潜移默化后人的海上开拓。

    鼓励接受陈元光精神

    中国闽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建红则指出,以陈元光历史研究是人物考据评价;由历代朝廷封号,鼓励民间崇拜心灵接受陈元光的精神,转化出各种灵验神话,则是希望大家相信跟着开漳圣王的道理,就会受到精神感召,变成神学叙述。

    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院长杨金川说明,广东七十二县份如何在广州和吉隆坡同时有两间陈氏书院,表明一群人不论在哪里,都可以形成跨海相互支持的谋生网络,而他们膜拜开漳圣王,也是以神明教诲和精神维持不论何处都是一体的象征。这说明原本是属于德星堂在广东地区的子孙合族,后来在吉隆坡何以发展闽粤合作的更大联宗团结。

    中国云霄博物馆馆长汤毓贤提到,八十七姓唐代入闽,由闽南向着南海国际贸易,因此直到现在我们维系著称呼自己“唐人”,称呼“唐山人”的历史文化亲切链接。另一篇说明,燕翼宫作为陈元光的故居,在清代被留在漳州的子孙,主要是“云”“霞”,建立起合族祠。这是除了威惠庙作为全民祭祀的主体以外,多处属于子孙照顾的文化遗产当中,比较重要的。

    适应环境转型发展主体

    最后,吉隆坡基础建设大学副校长陈志辉指出,他正在替马来西亚政府国家生产力机构草拟未来的工业数码化与智能化发展路径,由此设想,这一代更应由传统继承开漳圣王开创精神,以及不断适应环境转型而发展主体,未来应付高科技,以及不论生产和市场都转向数码化和智能化。

    大会由柔佛颍川陈氏公会会长陈文国致欢迎词,并由国际著名圣王研究学者、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汤漳平教授发表开场祝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