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4日讯)新山区突发水灾情况不断恶化,新山区尤其是旧区的排水系统,已超过百年,随著市区和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些排水系统已无法应付。
环保人士促请柔佛州政府迅速採取有效解决方案应对。环保人士更提出建议,将具有专业知识的非政府组织,纳入有关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
柔佛州绿色地球协会顾问乔尔劳伦斯指出,气候变化,是造成水灾频频发生因素之一。
“近两年来多个地方突发性水灾频传。”
针对新山区突发水灾情况不断恶化,他认为,州政府需全面研究,包括是否需要建设闸门,以将雨水引至柔佛海峡,尤其是涨潮和大雨同时发生时。
“新山市旧有的排水系统正在提升,以应付更大的降雨量。然而在今年5月25日、8月2日和9月25日,在新山多个地区所发生的突发水灾,已警惕政府须一劳永逸地解决水灾问题。”
乔尔劳伦斯在接受英文《星报》访问时指出,有关单当局须不仅需要针对针对新山市区,也需要针对其他遭受水灾困扰的新山其他地区,提出短期、中期和长期解决方案,而现在迫切需要针对不同的储水和排水系统进行评估,并立即针对旧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提升。
他特别强调,新山区尤其是旧区的排水系统,至今已超过百年,然而随著新山市区和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些排水系统已无法应付。
“我们不能阻止发展,因此需要探讨出一种能取得平衡的方法,以达到双赢。”
NGO:提议从未被接纳
马来西亚自然协会副主席周国球指出,除了教育民众爱护环境,有关当局必须严厉执法,才能事半功倍防止环境污染问题恶化。
他说,柔佛州政府多年来都未曾将非政府组织纳入教育人民的计划。
他说,相关非政府组织可成为政府的耳目,政府能从中取得建议和反馈 ,以改善和维持自然环境,不同的观点也有助反驳他人所称的,政府部门经常对环境所作出偏袒报告。
他指出,非政府组织需要更多资金教育民众,勿将垃圾丢入主要水源来源的河流中,乱丢垃圾的行为不仅污染水源,还可能堵塞河道,而这或是造成新山发生水灾的原因。
“但至目前为止,州政府并未为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援助,我们不反对发展,但柔佛州需要在进步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新山市长:展开防洪工程
新山市长拿督莫哈末诺拉占透露,新山市政局已在上月中旬展开一项耗资500万令吉的防洪工程,这是协助解决新山突发水灾问题的中期计划中的一部分。
他指出,上述工程的位置是在双溪漆(Sungai Chat)的水池,涉及范围是从拉庆英达至马阿敏甘榜,会在全长8公里的河流中的5公里范围内,安装6个水泵和建造9个拦河坝,拦河坝是横跨河流的屏障,并将改变河水的流动性,一般会令水位出现变化。
“至于6个水泵则会安装在双溪漆的水泵屋、淡巴坦祈祷室、马来乡村餐厅和莫哈末阿敏甘榜路。”
他说,拦河坝则会建在河的上游,从天猛公依布拉欣师范学院校园至丹绒纳科达开发地,这些工程预计会在6个月内完成。
他指出,从明年1月开始,新山市政局只会批准愿意在项目开始前,建造蓄水池和进行植树的发展商的发展项目,若这些发展商无法允诺,市政局不会批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