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狮城焦点

拾荒夫妇

文 文 文

把天桥有盖走道当家 拾荒夫妇堆杂物

各种旧物与废弃物品堆积在走道两旁,看上去十分脏乱。

(新加坡21日讯)有家不归,曾露宿街头多年的如今将天桥下方的有盖走道当家,在那里堆放杂物。

《新明日报》报导,有对夫妻在位于后港3道第107座组屋附近的一座天桥底下风餐露宿,周围还堆放各种杂物。

记者走访现场,发现两人原来就是本报过去几次报道的。他们早前曾在高文一带搬迁三次,两年前搬到实龙岗路上段附近的店屋后巷,近期又搬到上述地点继续他们的露宿生活。

据观察,从天桥一端走下来后,就看见近10米的有盖走道两边都摆满了囤积的旧货与杂物,其中包括不少纸箱、塑料袋、电线板、充气用途的氦气(Helium)罐等,还有一辆搬运杂货的铁板三轮车,现场看上去十分脏乱。

拾荒叔王先生(53岁)告诉记者,他的住家就在附近的第174C座组屋,并不是无家可归。


“虽然有地方住,但我们的东西没法放在家里,而且还要搬上三楼太麻烦,所以干脆睡在这里。”

杂物堆放在有盖走道两边,三轮车也停在一旁挡住走道。

此外,他也担心若没人看住,晚上会有人拿走他们的东西,或是杂物酿火患还是被人拿去打架,他怕负责任,所以只能在该处守着物品。

有公众担心卫生问题,有人以为两人“无家可归”。附近咖啡店食客说,常看到两人夜晚在外露宿,还以为是无家可归。

“最近雨季,在外面睡觉对身体不好,觉得他们很可怜。”

居民迪尼斯(34岁)则说,夫妇之前在附近巴士站放置旧物,遭投诉后,近两星期才搬来天桥下。

疫情严重 搬回家

冠病刚暴发时,疫情措施严格,没再露宿街头,东西也都搬回家。王先生说,他们当时只能一个人继续出去收旧货,一个人打散工。

“我们现在就是回家洗澡,上厕所则借用附近咖啡店的卫生间。”

他说,卖旧货一个月最少能赚1000多元(约3275令吉)。

“我们自食其力,总比乞讨好。”

媒体早年报道,这对夫妇称赌博累人,卖屋无处住,因此选择在外露宿,靠卖旧货和在咖啡店当帮手过活,之后多年来辗转“驻守”于实龙岗后港一带。

当局早前多次安排租赁组屋单位,让夫妇有瓦遮头,也有不同单位和社工提供帮忙,当时两人多次拒绝,认为单位不是太远就是不够空间囤放物品。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