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会

环保

百家被

文 文 文

温韾百家被 献百福 6爱好者 非一般农历年特展

报导/摄影:刘美娇

(麻坡8日讯)赴一场非一般新年展!

大会也安排裁缝老师教导民众如何缝制百家被,让传统手艺传下去。

为弘扬传统文化习俗,传递勤俭节俭美德及唤起大众的意识,麻坡著名饼家“娇妈妈”手工坊特别邀请6名爱好者展献她们的作品,同时展出一幅以零碎衣物打造而成的装置艺术。

这场题为“百家之福”农历新年特展,以朴素又温韾的呈献方式,让民众重新发现和深入了解那个逐渐被遗忘、被珍惜和被传承的精神。

此从即日起至本月20日,为期14天的展出,汇集了各地6名爱好者的精湛作品,坚守传统手艺的参展者包括陈如凤、纪巧音、蔡慧慧、卓集萍、侯秀燕及杨爱莲。


“娇妈妈”品牌方负责人侯元恺指出,在生活富足的年代,这个古老文化已渐渐被人遗忘。

他说,由一块块碎布拼凑缝合而成的,它不仅是一条温暖的被子,其背后的精神和意义更是重大,尤其反映当代的勤检美德与智慧体现。

侯元恺(左起)与活动策划陈泽盛对李延翔和伙伴陈锦莹的环保新年主题装置艺术作品,赞赏不已。

他认为,上述元素与现代是相连,人们须保持节俭生活。

侯元恺指出,在大数据时代,创意更显重要,为了透过所承载的俭约精神,唤起民众对意识的重视,该饼家也请来艺术家李延翔制作一幅创意感十足的作品。

他透露,该装置艺术作品是由人们丢弃的衣物设计而成,赋予了旧物新灵魂,且配合农历新年到来及展览主题,观赏者能从一处角度惊喜发现红色“福”字。

他希望籍由这“”与“创意”结合的生活艺术品,传递这份古传至今的勤俭美德。

此新年展时间从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地点于“娇妈妈”麻坡旗舰店。

用5公斤回收衣物
耗费1周创作完成

“百家之福”装置艺术高5米,长5米,共利用约5公斤回收衣物,费时一星期创作完成。

此幅以为概念的创意作品,飘挂着许多人们舍弃的旧衣物,当中隐藏着“福”字。

民众通过欣赏和触摸去深入了解百家被的精神与价值。

李延翔告诉《中国报》,这幅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人们可以用一百个角度去欣赏,却只有在特定角度发现它,即“福”字。

他说,此作品真切反映了幸福一直在身边,希望大家好好去观察、体会和珍惜。

他指出,衣服已成为世界最污染的行业之一,希望在这送旧迎新的时刻,借此展出传达民众的重要讯息。

卓集萍(左起)、蔡慧慧、纪巧音及陈如凤展示她们的精心缝制的百家被。

获妈妈传授手艺

★陈如凤(61岁)
我10多岁已学会缝制,是妈妈把这手艺传授给我。

这数十年来,缝合已是我的爱好,经常收集不同的布料后剪成片,凑足一定数量后才缝制不同图案的,再把它们当心意送给亲友。
不仅是传统,也是回忆,我也把这传统手艺传给了女儿,希望一代传一代。

学习后缝给母亲

★蔡慧慧(47岁)

因病失明的母亲于8年前谈起儿时人们制作的故事,让我萌生亲手缝制一条给母亲的念头,于是向手作兴趣的朋友学习,此后爱上了这个传统手艺。

今次参展的作品中的拼布,是向很多朋友收集而得,有着他们满满的福福,称之“祝福被”,希望有更多人亲自了解的意义。

参展者把暖暖的新年祝福写在卡片上,传送祝福给人们。

送他人传递温暖

★卓集萍(56岁)

需要很多布料,我身为制衣指导师,经常把碎布料收起来,并自学缝制方法,于十多年前首制一条给枕边人。

每当缝制时,总能为收礼物的人量身设计,除了亲朋戚友,我也缝制送给庙宇或原住民,传递温暖。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环保

百家被

相关文章

30名孩子为无国界或清寒的小学生

利用废弃物品打造 88尺七彩祥龙 迎龙年

狮会唤醒人们环保 百人用回锅油打皂

菲佣退休即将回国 小雇主送百家被祝福

麻戒毒所响应活动 250人 为环保尽力

创意裁缝师热爱环保 废弃物 变 新春饰物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