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庆巴刹食阁生意好转 “老字号” 剩没几间
报导/摄影:林健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19日讯)后疫情下,新山拉庆公共巴刹楼上食阁生意开始好转,但是一些老新山人记忆中的“新山传统美食”,不少业者在疫情期间纷纷结束营业,目前只剩屈指可数的“老字号”业者,走出疫情困境继续经营。

该食阁就位于毗连的新山拉庆中央巴士总站(Larkin Sentral)的3楼。
七八年代新山传统美食的不少小贩,在后期迁至这里营业。
《中国报》记者昨日再次走访该食阁,欲了解后疫情下食阁小贩们生意情况,唯发现在周末上午时段,仅有数个熟食摊业者营业,据了解,其它摊位已经在疫情期间结业。
据记者了解,仍继续营业的“老字号”,其中一家为“阿贵虾面”,另外一家为“鱼头汤”。

其中年约70岁的“阿贵虾面”业者杨森贵指出,已有60年历史(摊位30年,小贩中心30年),已经是老字号美食。
他说,为了回馈顾客,他的虾面售价已许久未调涨,维持在一碗6令吉。

“顾客喜欢吃,主要是我用的虾够新鲜,汤头美味而且鲜甜。”
另外一家“鱼头汤”业者何财勇(56岁)指出,一开始生意没有这么好,但是疫情期间,他经过不断研究改良,发现回头客开始增加。

他坦言,一开始是广式汤头,只是后来才改为潮州式汤头,没想到生意开始慢慢增加。
“我可以说是‘半路出家’的,自己研究,没有人教。”
他说,顾客愿意花钱吃他的鱼头汤,主要是他的鱼够新鲜,目前石斑鱼已起价,每公斤都要30令吉至40令吉,但他也不起价,确保留住老顾客。

“很多人吃了我的鱼头汤也在网上宣传,目前我有很多新顾客,也慕名而来。”
他坦言,目前顾客都愿意花时间等,只为了吃上一碗鱼头汤。

边境重开后人潮多
此外,经营茶水摊的陈汉鸿(44岁)指出,自从我国和新加坡边境重新开放后,越堤族和一些新加坡人恢复搭乘公共巴士入境新山,来到拉庆中央巴士总站后会随便光顾。

“目前生意已经非常好,尤其周末人潮很多。”
而他透露,由于物价高涨,他只是调涨售价介于3%至5%。
美食勾起老新山人回忆
新山拉庆公共巴刹楼上食阁,被老新山人视为“新山老巴刹”的新山传统美食后续,有老新山人小时候的记忆,吃到这些美食就勾起他们小时候回忆。

电召车Grab司机熊德昌(48岁)指出,有空都会来这里享用鱼头汤,主要是因为鱼肉新鲜,汤头新鲜。
“这和我印象中在新山老巴刹的一个鱼头汤的味道很类似,让我想到小时候父亲带我去吃鱼头汤的情景,勾起了我小时候和父亲的记忆。”
他坦言,如今有空,也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品尝,建立彼此情谊。

另外,在新加坡任职工厂员工的郑荣源(33岁)指出,他第一次来享用“阿贵虾面”,听说在本地已经有60年历史。
“毕竟有这么多年历史,不吃就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