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25日讯)终于“回家”了!
陈厝港港主陈开顺的“贞国”墓碑重见天日后,如今安置在新山陈厝港灵山宫,日后待陈厝港历史纪念馆落成,将移至纪念馆。
陈厝港灵山宫理事会目前正积极进行设立陈厝港历史纪念馆筹备工作 。
该理事会今日上午在该宫的小礼堂内,举行陈开顺石碑安置暨牌位晋位仪式,多名华社、神庙等领袖及代表皆参与,并进行祭拜仪式。

生于1803年的陈开顺,也是新山开埠人,早年是新山华社领导,也是义兴公司领导及陈厝港港主,他曾于1844年响应天猛公依布拉欣的号召,率众到陈厝港开垦种植甘蜜及胡椒。
陈开顺也是柔佛州首位受封的华人甲必丹,显见了陈开顺与柔佛王室关系密切。
据报导,新山华社在新山义兴路义山设立新墓碑,2021年举行新墓碑立碑及圆坟仪式,而刻有“贞国”字样的陈开顺墓碑,被隐藏在笨珍,之后才重见天日。
陈厝港灵山宫执行顾问拿督陈耀宽今日受访时透露,原本纪念馆将设于该宫小礼堂,但因冠病疫情及老树倒下,导致雨盖等设施损坏。
“在庙后方有半英亩土地,当时推土后,认为可建在那里,但目前仍须处理一些政府手续及问题。”
他透露,石碑及牌位将暂时存放在小礼堂,待纪念馆落成后,将把石碑转到纪念馆内,规模更大及庄严。
他说,届时石碑摆放的模式将与目前相同,民众可从两旁行走,并将设有池塘。
出席者包括公正党地不佬区国会议员潘伟斯、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陈厝港灵山宫主席洪德荣,以及新山五帮代表。

明年庆祝开埠三甲子
明年即将迎来陈厝港开埠三甲子周年庆,届时将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及系列活动,并带动当地的热潮。
洪德荣指出,根据港契上的记载,陈厝港从1884年开埠至今,已有179年,而明年即将迎来180年。
“我们正积极策划陈厝港历史纪念馆及180周年庆祝活动,而这是我们热身的开始。”
他说,从小就居住在陈厝港,至今见证了陈厝港的辉煌、灿烂到落寞,因此希望上述两个计划,能带动地方性的热潮。
“在180周年庆祝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及安排一系列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纪念馆将成地标
何朝东指相信,在各方配合下,一旦陈厝港历史纪念馆的计划完成,将成为当地的地标。
他说,当地神庙也历史悠久,甚至比柔佛古庙的历史更久远,值得被保留下来。
另外,潘伟斯透露,中央政府拨出4100万令吉进行防洪工程,包括挖深河床、增建河堤等,部分拨款将用作陈厝港一带的防洪工程。
“若当地发生水灾,将影响届时竣工的陈厝港历史纪念馆,同时也希望防洪工程竣工后,能够减少当地水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