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狮城焦点

昆虫

食用

文 文 文

新国未批准餐馆 售可食用昆虫

(新加坡31日讯)售卖可尚未在本地获正式批准,但有数家餐馆出现售卖蚕蛹菜肴的情况,当中两名业者告诉本报,在获知目前还不准售卖后已完全停售,并已将剩余食材销毁。

《新明日报》去年报道,新加坡食品局为探讨允许业者在当地饲养或进口可,自去年10月5日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咨询活动,收集就允许进口及售卖可制品的反馈,让公众日后在当地地也可品尝。该咨询报告至今还未出炉,《亚洲新闻台》前天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当地地数家中式和韩式的食肆、餐馆提供煎炒或烘烤的蚕蛹菜肴,售价介于2元到十多元不等(约6至30令吉) 。

该报记者过后联系上其中一家位于惹兰勿刹的中餐馆“川串乐”,业者是一名当地人,她在受访时解释,早前是经相熟的供应商推荐而尝试将蚕蛹(silkworm)入菜售卖,但对目前还未获许可在本地售卖的情况不知情。

“我们在有媒体来询问时也才知道这样的情况,错愕之余已立刻停止售卖。”

有业者早前在网上宣传所售卖蚕蛹菜肴,但过后已删除。

这位不愿具名的女业者指出,开业至今已经七八年,推荐蚕蛹为食材的供应商也和她合作很多年。


“我们也很习惯不同的供应商会不时向我们推荐新食材或饮料,让我们进行促销、试看食客反应等,这次也一样。”

女业者说,餐馆约两周前才开始推出蚕蛹菜肴,并且在脸书贴文宣传,但在得知食材未获许可后已立即停卖,并已销毁了所有剩余食材。她
说,自己事后也有询问供应商是怎么一回事,但对方不予置评。

“不过我们对食物烹煮一直都很小心的,至今也并没有食客吃了投诉或身体不适。”

 

卖过一次就不再卖

另一业者是位于Midview City的食肆“欢味食堂”,负责人李小姐受询时说,只在开张日卖过一次就不再卖,事件若对顾客及公众造成不安或困扰感到非常抱歉。

她同样说,当时在售卖时也并不清楚蚕蛹还未可售卖,但也只卖出过一份。

“我们在3月8日开张那天,才尝试售卖蚕蛹菜肴,结果只有人点了一份,根本不好卖。我们后来就不再卖了,剩余的蚕蛹食材不能留也早就丢掉了。我们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还不能卖的。”

根据相关报道,也被点名出售蚕蛹菜肴的至少两家韩式餐馆,一家位于丹戎巴葛,一家位于武吉知马。其中一家通过手机应用WhatsApp回应只是偶尔售卖,没有进一步透露详情。

 

吃前应该做足功课

食虫多年的生物研究家建议:食客要吃前应该做足功课确保安全。

是相当新的概念,在一些亚洲国家却已是多年传统。例如,韩国有人蚕蛹,泰国有人吃蟋蟀。本报早前采访过本地食虫爱好者符懋升,本身也在国大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任生物研究员的他,于2015年在同事的介绍下首次试吃竹虫,由于此前也曾研究过许多,对不同的营养价值及口感都有一定的认识。

符懋升受访时说,就如同吃其他食材一样,公众在尝试前应该先对所吃的新食材有一定的了解,也最好清楚自己的体质会否对食材可能产生过敏。

“公众若想要尝试吃,建议先查询当局官网了解哪些可以在本地,另外不同的虫子都有略微不一样的口感和味道,食客也得考虑有的虫子像甲虫较硬,比较难咀嚼,可能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发现可向食品局举报

食品局指出,新加坡目前不允许售卖蚕蛹或其他,若公众发现有人非法售卖或其他食品,应上网向食品局举报,当局会展开调查。

食品局回复受询时如是说,并表示当局已着手就进口与售卖,对被点名的餐饮业者进行调查。

食品局去年10月到12月间展开咨询活动,就监管收集公众的意见,将获当局批准作为的包括蚕蛹、蟋蟀、蚱蜢、甲虫等。

咨询报告会在稍后公布。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昆虫

食用

相关文章

狮城焦点 | 食品局今年上半年 推昆虫食品监管框架

新加坡食品局批准 16种昆虫准上餐桌

新加坡生物研究家 吃昆虫零食 代替薯片

摄影老手爱钻草丛河边 微距 拍摄昆虫美姿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