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狮城焦点

潮剧

文 文 文

好班乃!3岁女童学潮剧 拼音 死记 不忘词

(新加坡10日讯)3岁女娃学时,台词全靠拼音死记硬背,如今9岁了,能简单地和潮州?交谈,让老人家开心不已。

因外婆喜爱看潮州剧,加上妈妈是潮州人,黄诗晴(9岁)从小便接触潮州剧。

“我3岁开始到南华社上课,一开始来学的时候就对的‘唱念做打’产生了兴趣。”

这一学就是6年。这期间,她风雨不改地出席每个星期六两个小时的练习,被老师称作是几乎“满勤”的学生。

如今,黄诗晴已经学会《刀马旦》、《雪花飘飘》、《陈三五娘》等近10部戏曲,大大小小的舞台经历超过三十场。


《新明日报》报导,籍贯为福建的这位小女生,是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记下拼音,再回家练习,如今她可以和外婆用简单的潮州话对话。

曾学过芭蕾舞的她,也在两者之间选择了

“因为的动作比较多,还有道具、服装和妆容也都很漂亮。”

目前就读于菩提小学的黄诗晴还说道,老师和同学们都因着她而认识了,其中也不乏对感兴趣的。

南华社社长卓林茂(76岁)说,儿童班如今有约60位儿童,其中大多数送孩子来的年轻父母都并非潮州人,而是看到学习能塑造孩子的身心品格的特点。

“传统艺术常带出好的价值观,例如好人有好报,坏人就要受惩罚等等。”

黄诗晴自3岁学习潮剧,尽管年轻轻轻却架势十足。(受访者提供)

南华社社长卓林茂(76岁)说,面对观众人数锐减,1963年创立的南华社十年前曾考虑结束。

“但大家都认为关掉很可惜,所以在迈入第52年时转型,并得到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肯定和资助。当决定要继续下去就一定要传承,所以就在2017年开了儿童班。”

社团早期加入的老团员年事已高又出现了断层,而在新加坡要找到戏曲老师也是挑战,因此师资得到中国引进。

“因为合约到期了,原本5位老师现在只剩2位,我很快要再去中国一趟,请一些社再安排老师过来。”

小学员们练基本功的情况。(受访者提供)

疫情期间线上教课学生无法实体体验而人数减少,回到实体后仍流失了20%学生。

卓林茂回忆疫情期间的不易,他说:“那时想尽办法都要在线上教导他们些什么,否则兴趣消退,学生就会离开,但也只能教些唱歌和简单的基本功。”

卓林茂也透露,疫情的3年间几乎没有增加新生,大部分都会想要亲自看过或体验过动作才愿意加入。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潮剧

相关文章

陈鹏举 潮剧乐先驱 坚持推广获中国表扬

讨外婆开心 少年3岁起唱潮剧

潮剧导师巧手作画 让口罩“潮”起来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