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6日讯)柔佛州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加上气候变化影响,造成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去年6月,在柔佛州议会上提出野生猴子在人类住宅区和公共设施间游荡的问题。
之后,网上流传了数隻野象乱闯的视频,而在去年12月,野象闯入居銮监狱的视频,也在网上流传。

岂料不到一个月,野象闯入居銮佰乐园的视频,再度在网上广传,而在这个月,在居銮斯里南峇花园住宅区,更发生野象破坏住家大门和窗户的事件,屋主安装的闭路电视拍下了过程,并在网上流传。
差不多同一时间,更发生乌鲁地不佬垦殖区疑发现被老虎咬断头的牛尸事件。
马来西亚自然协会主席周国球指出,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发生的冲突,已存在多时,但往往被社会所忽略,而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犯,已太深和太久,现在正在自食恶果。
他说,这不能责怪动物,因问题已存在许久,但却没採取任何措施来解决,而事实上,许多动物的栖息地被用作开发和种植用途。
“也许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更容易被记录下来,且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英文《星报》今日报导,周国球受访时说,居銮南峇山和布鲁木山附近地区,曾是野生动物保留区,但后来却成为种植区,令野生动物没地方可去,这些动物的自然通道,尤其是在河流附近的通道,都因过度开发而消失。
“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在种植区和住宅区看见越来越多的大象,因它们已被困住。”
“要是我们将部分栖息地归还给它们,这样的冲突是能够避免。现在是政府解决这个逐年恶化的问题的时候了。”
他说,因干燥的天气而缺乏水源,也会对影响野生动物如大象的健康,更可能令它们死亡。

鳄鱼出没处 应多设警示牌
周国球认为,在发现野生动物尤其是鳄鱼的地方,应多放设警示牌。
他说,通常有野象和马来貘出没的地方,有关当局会在当地设立“请放慢车速”的警示牌。
然而,他说,有鳄鱼出没的地方,有关当局却没设立警示牌,因此当人们发现鳄鱼时,这些鳄鱼很多已受伤。
“所以应放上警示牌,告知人们该处有鳄鱼,并警告大众不要伤害这些爬行动物。”
另外,他说,柔佛州政府已成立一个由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委员会,以解决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所以,他认为该委员会也应长期存在,而每一次国家政局或政府出现变更时,都不应该解散该委员会。
他说,非政府组织如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拥有能协助政府的专业知识,因成员常年在实地观察野生动物。
“柔佛州政府应该与非政府组织合作,趁还没为时已晚的时候,尽快解决相关问题。”

人类 气候影响河口鳄数量
巴西古当河口鳄保护区经理S.达纳拉吉透露,气候变化及与人类的活动,可能影响河口鳄的数量,而每100个在野外孵化的鳄鱼蛋,只有一个能生存达一年。
他说,初生的小鳄鱼非常脆弱,常称为其他动物如鸟类,甚至是鱼类的食物,而被渔网困住的小鳄鱼也常被人类杀死。
“人们因对爬行动物感到害怕,所以令人们在恐惧下,会不假思索地杀害小鳄鱼。”
他受访时说,小鳄鱼的存活率也受到气候影响,高温的天气能降低鳄鱼长大至成年的机会,而且气候变化也影响了野生河口鳄的交配季节和行为。
“河口鳄的交配和筑巢季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天气寒冷时,它们会交配,天气炎热时,他们会筑巢或产卵。而往年我们能预测鳄鱼的交配和筑巢季节,但现在难以预测,因天气变得难以预测,更可能导致人类和鳄鱼之间发生更多冲突。”
他提醒民众靠近河流时要保持警惕,若发现爬行动物时,请保持距离,因这些动物对距离远的物体不太感兴趣,并通知有关当局前来处理,不要做出任何激怒这些动物的举动。

2020年至今1.8万冲突个案
自2020年至今为止,柔佛州消拯局已接到超过1万8000起有关于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投诉个案,涉及动物从猫狗,到其他如蛇和鳄鱼等动物。
柔佛州消拯局助理行动主任阿末慕克里斯指出,不管是涉及家畜还是野生动物的投诉个案,消拯局都会处理,虽然涉及野生动物冲突是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的管辖范围,但需要消拯员在场时,消拯员也会协助。
“因为民众看到野生动物时,往往会直接向消拯局求助。”
“有些时候,我们也会以其他方式协助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例如当局进行迁移野象工作时,为了避免野象脱水,消拯员会协助向遭捕获的野象洒水。”
他也透露,今年首4个月,柔佛州消拯局已接到1679起与动物相关的投报,大部分是关于蛇,而消拯员在捕获这些蛇后,都会将它们放生到郊外。

转移动物 最后解决方法
柔佛州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主任阿米鲁丁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重新安置与人类发生冲冲突的野生动物,是最后的解决方法。
他受访时说,当局会鼓励将这些野生动物自然地返回栖息地,但要是太危险,就会以实际行动将它们转移至更适合的地方。
“我们提醒公众,若发生与野生动物的冲突,请立即与我们联繫,以便能立即採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