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摄影:刘美娇
退休公务员10年来风雨不改,每天一早开设报摊,为忠实老顾客提供“精神粮食”。
现年已67岁的摊主阿斯哈,自从接手姐夫的生意后,平均每天卖出不到100份各语言报纸,日收入维持在13至18令吉左右。
这名乐龄业者在友人的建议下,于数月前开始征收回收物品的生意,以增加微薄的收入。

行李箱最受欢迎
在麻坡新加望设摊的阿斯哈凭好人缘,获得附近居民和顾客的支持,纷纷把住家一些不要的物品,如鞋子、衣物、行李箱、脚车、背包与手提袋等,转卖给这名报摊,让平日仅是等顾客来买报纸的摊主,变得忙碌起来。
阿斯哈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从事回收物品生意的收益不俗,他一般以10令吉向顾客购买一捆各类回收物品,再以30令吉售买给资源回收厂或二手商。
他坦言,售卖二手货品比贩卖报纸更好赚,他也遴选一些品质尚好的回收物,置放在小摊位处,以便宜价格售卖给有需要的居民。

“当中,行李箱最受欢迎,许多人往往因为行李箱有小瑕疵或微损,即把它淘汰或丢弃,我往往把状态良好旅行箱或其他物品保留下来,并以区区数十令吉出售给一些有需要的顾客。”
阿斯哈说,许多顾客知道在他的摊位能找到一些生活物品,特意前到寻找,而每次看见顾客开心购得想要的东西,他心里也感到欢喜。
他说,资源回收能够赚取额外收入,也能为环境献力,何乐而不为。

不想在家无所事事
与其在家无所事事,阿斯哈更偏好在路边卖报纸及收取回收物。
阿斯哈说,在路边做生意,有时候被迫日晒雨淋,但总比在家久待无聊又烦闷的好。
他指出,大部分忠实顾客没有一天不能没有阅读报纸,为此一定要在报摊找到他。
由于天天相见,他与顾客都成了好朋友,大家开心闲聊,快乐又过一天。
阿斯哈每天清晨6时45分开始营业至下午3时,他暂时没有想过退休,而会继续每天给顾客送上精神粮食,并学习再循环物品的回收生意,让乐龄生活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