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邓珮珍
(居銮15日讯)文教中心开设各类兴趣班,让各年龄层者从学习中寻获乐趣,打造一个健康和积极的社会,舒解生活压力,更希望让年长者有个健康的老年生活。
位于市区的佳音文教中心去年全面开放至今,开办不少课程,如插花 、水墨画、烹饪、皮拉提斯、乌克丽丽、健康操、卡拉OK、针织班、手语等。
虽然该中心附属于教会,却全无宗教色彩,开放给各个信仰的民众。
中心负责人陈月梅牧师受访时说,中心的目标是让各年龄层者,通过唱歌、画画、插花、健康操等消除压力和郁闷,让大家过得健康、积极和自信,塑造一个健康居銮社区。
她说,她曾在台湾生活18年,发现当地人民在退休后,都积极投入社区和学习,展开新人生,我国却较少有这种情况。
她希望通过兴趣班,让年长者寻找兴趣,或完成年轻时遗憾无法达成的梦想,让人生充满盼望,老得健康,有灿烂人生,让中心成为一个老人的幸福聚点。
她说,中心于2021年启用,但是因为疫情,只是局部开放,直到去年才全面投入社区服务。
她指出,各班老师都是义务性质,没领薪水,老师征收的学费在5至10令吉之间,而一些课程则是收取材料费。
“各个班级都获得民众热烈参与,7月才开办的针织班,就深受欢迎。”
她说,办兴趣班主要是做保健工作和传达知识,如脚底按摩,希望家人一起来学,可以互相按摩,不用动不动就看医生。
陈月梅希望更多学有专长人士,到中心开班,让课程多元化。
兴趣班带来意想不到效果
陈月梅说,兴趣班有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了某些人的生活。
她透露,曾有一位失去方向、有忧郁症的女子,在上了插花班后,心情变得开朗,积极的生活。
她说,有名女子因为无法承受短时间内失去双亲,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但是来学习后,恢复了自信和变得开心,有了正常的社交生活。
“一名聋哑孩子,在家长安排下来上脚底按摩基础班,引发了兴趣,有志深入学习,希望成为谋生的方式。”
她说,又如手语班,家长学习后,可与聋哑孩子沟通,又有人参与插花班后,发掘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另外,她提到中心后就是壁画街,因此计划明年开放咖啡座,供民众消费。
陪读班重视学生品格
中心设有陪读班,进行课业辅导和品格教育,关怀的对象是贫困、单亲、隔代教养的家庭。
陈月梅说,目前陪读班有15名小一至小五学生,中心在接获申请后会进行审核,确保到来的学生是真正需要援助者。
她说,陪读班没有任何收费,提供午餐,在用餐后,会让学生午觉15分钟,大马的孩子不像日本和台湾有午睡习惯,其实只要小休十来分钟,孩子会更有精神学习。
她说,志工老师除了辅导作业后,亦会和学生的老师沟通,了解他们面对的问题,如一些学生有学习障碍,或是常常没交功课等,从中协助改善。
“除了看重课业,更重视学生品格,因此会进行品格教育,身心灵获得妥善照顾。”
图书馆开放民众阅读
陈月梅说,一楼的图书馆是开放给社区民众,各种类,包括心灵、生活、社会、旅游、绘本等书籍都有,适合各年龄层。
她说,在中心开放时间里,民众都可以到来,前方设有小台阶,可坐着看书,又或者到设在后方的小咖啡座,自行泡杯咖啡,边喝边看书。
她说,民众若要借阅书籍,就必须缴费办图书证,若只是在休闲区内阅读,就不需费用。
她欢迎民众捐书,不限语文和种类,他们会先审查是否适合,有相同的书籍就会送给有需要者,不适合的就资源回收。
她说,楼上一个以宗教书籍为主的图书馆,就不开放给民众;两个图书馆共有八千多本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