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会

白米

米粉

文 文 文

暂不调涨食物价格 业者忧引连锁效应

已搬迁到阿布峇卡路的峇株巴辖贪吃街香记峇拉煎米粉店,暂不考虑调高食物价格。

报导:沈俊荣

(峇株巴辖6日讯)相继涨价,食肆业者虽暂时不会调高食物价格,但担心连锁性反应,加上目前行情欠佳,势必对他们造成负担加重,不胜负荷。

受访的峇株巴辖饮食业者表明,虽然暂时不会调涨食物价格,但政府应想办法出手干预,若各类必需品陆续涨价,导致成本加重,饮食业者将喘不过气。

有业者透露,除了,其实食油、鸡蛋、豆芽、猪肉之前也相继涨价,各种食材用料不断调高价格,只会增加业者的成本负担。

国家稻米公司(BERNAS)宣布,进口从9月1日起调涨36%,接着大马厂商总会也宣布,因原料碎米短缺,厂商被逼使用大米取代,造成成本提高,因而宣布每公斤涨价20%,约1令吉。


业者担心,同样使用米碎生产的粿条,也可能在未来涨价,这可能掀起一波涨价风,牵一发动全身,造成各类食材用品也高喊涨价。

郭宴伻趁涨价前买了一批米粉,但暂不会大量囤货。

峇株巴辖贪吃街香记峇拉煎店店主郭宴伻(40岁)告诉《中国报》,她今早趁涨价前,买了一批回来,但暂时不会大量囤货。

她说,从其父亲40多年前开始售卖峇拉煎,到她十多年前接手至今,曾多次涨价,目前每包2.5公斤的售价至少12令吉。

“我店内也有售卖炒饭,之前10公斤装每隔几个月就涨价2令吉,已让人吃不消,食油也从10年前每桶13令吉50仙(5公斤装)涨价到目前的31令吉,涨幅超过1倍。”

她说,鸡蛋价格之前也起伏不平,还好近1年来保持平稳。还有豆芽之前也涨过价,各类食材用品都相继涨价。

她希望政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因为目前行情不好,还要面对涨价风,只会加重人民的负担。

萧庆璋

萧庆璋不应任由涨价

受访民众希望政府出手干预,不应任由生活必需品涨价。

峇株巴辖商人萧庆璋(61岁)说,米饭是大马三大民族的主要粮食,政府却任由涨价,恐怕会牵一发动全身,造成连锁性效应。

涨价后,现在也调高价格,相信接下来粿条也会涨价,这不仅增加饮食业者的成本负担,也会造成穷人越来越穷,负担加重。”

他希望政府以补贴方式或采取适当的管制,以稳定米价,避免影响局势及人民的生计。

他担心,如果一连串的“涨价风”不受控制,将造成人民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一些人可能因为穷而闹事,最后会引发罪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王友成:将减少外食。

减少三餐外食

●王友成(54岁,中医师)

进口涨价,接下来将减少三餐外食,尽量在家里煮。

家里米缸将以香米混合本地米,减少米价高涨带来的冲击,至于涨价则影响不大,毕竟不是必吃的食品。

希望政府能出手干预,不应任由生活必需品涨价,同时要关注是否有商家趁涨价前大量囤货,趁机牟利。

侯永顺:政府应适当管制。

暂时影响不大

●侯永顺(37岁,虾面档档主)

档口用量不大,暂时影响不大,也不会调涨食物价格,但希望政府关注各项必需品涨价的问题。

我使用的虾肉,价格在每公斤20至30令吉之间波动,猪肉价格也一直调涨,希望政府能把猪肉列为统制品,或寻策稳定价格。

如果政府不适当管制,市场一再吹起涨价风,不仅商家生意难做,人民也会吃不消。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白米

米粉

相关文章

警突击工业区商店 起获走私特级白米

居銮商家仍未获货源 说好的补贴白米呢?

柔佛人头条|临近发售期 商家未获货源 本地白米 仍 短缺

柔佛人头条 | 比米贵 吃不惯 产量低 木薯不能当饭吃

进口白米降价|不随进口白米调整 白饭价不变

柔佛人头条|霸市进口米降价 超市未掀购买潮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