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6日讯)新加坡警方展开为期两周执法行动,304人因涉及不同类型的诈骗案或充当钱骡被查,案件导致受害人蒙受890万新元(逾3057万令吉)损失。
新加坡商业事务局及七大警署在9月1日至9月14日之间,调查涉嫌参与诈骗或充当钱骡的男女,当中213名为男子,以及91名女子,他们的年龄介于16岁至75岁。
新加坡警察部队周五(15日)发文告指出,304名嫌犯涉及的诈骗案超过1300起,主要包括求职诈骗、假冒诈骗、电子商务诈骗、爱情诈骗、冒充政府机构官员诈骗和投资诈骗。

在这些案件中,受害者蒙受超过890万新元(约3057万3963令吉)损失。
“嫌犯目前在欺诈、洗钱、无照提供付款服务的罪名下接受警方调查。”
《联合早报》报导,警方根据刑事法典第420节条文,诈欺罪名若成立,可面对最长10年监禁和罚款;洗钱罪成可面对监禁最长10年或罚款最高50万新元,或两者兼施。
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经营任何形式的付款服务,一旦罪成,嫌犯可面对最高罚款12万5000新元或坐牢不超过3年,或两者兼施。
“警方将对诈骗的肇事者依法处理。警方也提醒公众,为避免牵涉罪案,应拒绝他人使用和索要自己的银行户头或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