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24日讯)全球对我国黄梨的需求增加,我国黄梨具有很高的出口潜力,对全国3300名农民是一项好消息。
马来西亚黄梨工业局主席谢奥马指出,该局已在第12大马计划,将黄梨的出口目标订在10亿令吉。
“然而我国在2021年已突破目标,我国的黄梨出口总值包括黄梨制品为11亿600万令吉,而2022年出口总值增加至11亿4800万令吉。”
谢奥马提供数据显示,柔佛州、砂拉越州和彭亨州拥有国内最大的黄里种植园,其中柔佛州占最多,拥有1万1398公顷,即占了全国黄梨种植面积的64.3%。接着是砂拉越州有2288公顷(12.86%),彭亨州则是1361.86公顷(7.65%)。去年我国种植黄梨的土地总面积有1万7803公顷。

他指出,除了以水果方式出口,出口的黄梨产品还包括黄梨罐头、黄梨汁、观赏用黄梨和黄梨味产品,而我国出口黄梨到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中国和日本,并在全球黄梨生产国中排名第24位,东盟国家中排行第5位。
他说,香甜多汁的黄梨品种如MD2,以及“雪兰莪甜心”(Selangor Sweet)美誉的央基黄梨,是本地新鲜黄梨获得追捧的原因之一。
“要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并没有问题,但我国目前尚无法满足国外的市场需求,因本地的市场需求庞大,因此大多是种植业者只专注本地市场,而不是国会市场。”

SG1黄梨甜美多汁产量高
谢奥马指出,目前在农业部注册下的黄梨品种有16个,从酥心黄梨(morris)开始,直到最近新增加的“砂劳越黄金1”(SG1)黄梨,而SG1具有巨大潜能改变我国黄梨工业。
他说,当SG1可以收割时,能达到61公分高,由于SG1的体积,种植SG1的土地,每英亩的密度为2万2000棵,而目前的黄梨品种则是每英亩15000棵至17000棵,这也意味着SG1能将每英亩的黄梨种植量和产量提高30%至40%。
他说,SG1的金橙色和甜美多汁的果肉,非常适合用来榨汁,根据目前在砂拉越美里的试验项目,SG1黄梨能在9个月后收成,这证明SG1能获得更好的营收,因MD2品种须14至16个月来收成,酥心黄梨则需要12个月,SG1能帮助农民加快和增加他们的收入。
他接受英文《星报》访问时透露,马来西亚黄梨工业局计划将SG1品种引进半岛,达必须仅剩深入的研究,例如在砂拉越的SG1是种植在沙质土壤上,而在马来半岛则种植的泥炭土和矿物质土壤上,而该局还需要使用SG1黄梨的下游产品。
从果实到叶子 用途广泛
目前已知的黄梨用途有1001种,例如黄梨能新鲜食用,也能用于烹饪,还有制作相关产品,像是从叶子中取得黄梨丝。
谢奥马指出,黄梨丝可用来制作缝制衬衫、领带,甚至是手提包的布料,黄梨叶子可制造绘制肖像画的纸张,而剩下的锯末可用来种植蘑菇。
“还有剩下的黄梨可用作青贮饲料(silage food)和牲畜的托盘(pallets)。”
“在黄梨中发现的酵素,也能被用作止咳药和含片等药物生产的成分,在化妆品的方面,黄梨也被用作特定美容产品的基础成分。”

鼓励年轻人加入行业
种植黄梨的收入可观,农业及食品安全部和马来西亚黄梨工业局也期盼更多年轻人加入这行业,并计划展开鼓励18岁至40岁的年轻人加入黄梨种植行业计划。
谢奥马指出,不管是以农业或农业旅游为基础,都会向参与该行业的业者提供一次性2万令吉的奖掖。
“我们将引入’舵手公司’制度,促进私人企业与年轻人的合作,例如一家公司提供种种地和初始资金,年轻人则需要负责种植,但行销方面则由公司完成,这能给予农民提供回购保证。”
“在第11大马计划下,大马黄梨工业局将黄梨种植者的目标收入订在5000令吉,但在第12大马计划下,目标收入将提升至每个月80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