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印象柔佛

笔走荣蛇

文 文 文

沈俊荣:森罗万象许峥嵘

华人先辈从中国南来,在安顿生活之余,不忘保留传统信仰、语言及文化习俗,因而成立乡团会馆、学校及神庙,还创办华文报,也因此,华校、华团及华文报被誉为马来西亚华社“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是大马华裔延续文化传承的“命脉”,尤其一些神庙存留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像本地有不少九皇爷庙(斗母宫)都属于百年老庙,证明九皇信仰文化普遍受到华裔推崇,并奉行至今,历久不衰。

各地斗母宫或九皇爷庙是很有影响力的信仰文化,尤其在推广素食方面,许多九皇信徒就算没有长年茹素,至少在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期间,会随分随力奉持1天、3天、10天或更久的“九皇斋”。

对于九皇信仰的一些仪式,如升篙灯、到海边“请水”恭迎九皇爷、犒军、过平安桥、焚化法船恭送九皇爷等,各地斗母宫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有些做法会依各地长久以来奉行的“传统”而有所不同。

比如,传说中的九皇爷并没有金身,所以斗母宫普遍看不到九皇爷塑像,基本上也没有所谓的九皇爷“乩身“,但在新加坡却有一间斗母宫可以同时有9名乩身,分别迎请9位皇爷“降驾”。


已有百年历史的峇株巴辖斗母宫,庙里虽无九皇爷金身,但早年却有乩身迎请九皇爷降驾,在农历九月初九随游神队伍“出巡”。

该宫九皇爷乩身的“特色”是头部会裹着黑令旗,因传说中的九皇爷是被斩首的“反清复明”义士,唯该宫九皇爷已连续十多年未曾降驾。

不过,今年九皇庆典,峇株巴辖斗母宫却因九皇爷再度降驾,让善信惊喜又感动,而且降驾后的九皇爷同样循例在头部裹着黑令旗出巡,这就是该宫的“传统”特色。

记得汇丰银行早年有一句标语叫“环球金融,地方智慧”,同样的,九皇文化虽是马新泰普遍奉行的信仰文化,但各宫庙都有各自的传统,我们应尊重“地方智慧”,没必要因为“没见过”而妄下评论。

 

——峇株巴辖办事处高级记者沈俊荣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笔走荣蛇

相关文章

沈俊荣:赏罚方式追税非正道

沈俊荣:AED及CPR须双剑合璧

沈俊荣:谨慎审查发展蓝图

沈俊荣:认识生肖从春牛图开始

沈俊荣:为校园注入软性元素

沈俊荣:别怪YB为何工作重叠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