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吴菊君
(新山31日讯)我国迎来热浪,使4月份清明节的气候异常炎热,本地中华义山不会限制或禁止家属焚烧祭品,只会密切监督义山的情况,一旦发生杂草丛林失火 马上通报消拯局。
清明节时雨纷纷,但近期我国东北季候风进入最后阶段,我国多地出现热浪情况,不但人们热得叫苦连天,这段期间也频频发生野草丛林自行起火燃烧事件。
数天前,哥打丁宜中华义山占地约两英亩的杂草丛林就突然起火,所幸没有墓碑被烧毁。
新山中华公会绵裕亭墓园管理委员会主席李志忠接受《中国报》指出,该会共有4个中华义山,分别是义兴路中华义山、哥打路中华义山、哥文茶中华义山和 振林山中华义山。
他透露,昨日位于哥打路的中华义山杂草突起火,所幸职员很快发现立即通报消拯局,火势很快被扑灭。
“过去清明时节雨纷纷,下午都会下一阵雨,但从今年农历新年起本地就鲜少下雨,导致气候异常干旱,这也是义山多年来,头一次发生义山野草起火事件。”
他说,该委员会嘱咐职员紧密监控义山的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通报当局。
“毕竟家属也是一年一次前往扫墓,且许多祭品也是家属一早准备好,没有理由禁止家属焚烧(祭品)。”
他透露,这段清明节时期,义山职员都会在家属扫完墓后收拾垃圾和做进一步清理,并留意义山的周遭环境。
大马气象局早前指出,全国多数地区出现炎热干燥气候,是因为东北季候风进入最后阶段;随着季候风过渡期今日开始,天气状况预计将于下月中旬逐渐改善,并将持续至5 月。
墓园做好规划 有指定化宝区
富贵集团早做好良好规划,不担心炎热季节会引发墓园失火。
富贵集团南马区总经理王家文受访说,墓园有指定的化宝区,家属并不可以随处焚烧祭品。
“此外,我们也有职员驻守确保扫墓者遵守条例,维护整个山庄的安全。”
他认为,一般的传统义山或有比较多的茂盛杂草,而他们则定期处理野草,所以并不担心发生杂草干旱所引发的火灾。
此外,他补充,为防范扫墓的顾客中暑,他们现场也免费派发冷的矿泉水给顾客饮用。
义山促请家属合作
确保火苗扑灭才离开
哥打丁宜中华义山有工作人员日夜看管,一旦发生任何火患,可即时发现。
哥打丁宜天后宫委员会总务谢征明说,毕竟清明节只是一年一次,管理层不会因为日前发生的小火灾,禁止家属焚烧祭品。
他说,该义山共分为两个地段,第一地段是位于龙勃路有超过2000个墓碑,至于早前发生杂草失火的义山地段则位于慕逸峇花园,仅有30至40 个墓碑。
“位于龙蓬路的义山有工作人员居住在里面,而位于慕逸峇花园的义山,附近也设有我们的殡仪馆,同样也有工作人员居住,所以如果有发生火患可以及时通报消拯 局。”
他也促请家属合作,在焚烧祭品后确保火苗扑灭才离开义山。
烈日当空避免中暑
全副武装 去扫墓
报道:邢慧仪
摄影:张来星
(新山31日讯)目前是清明节扫墓时期,近来天气十分炎热,不时有义山传出火灾发生,部分受访扫墓者坦言,谨慎燃烧祭品,预防火患发生,也自备防热用品 ,避免家人中暑。
有些扫墓者反映,没有刻意减少焚烧祭品数量,但尽量以环保方式拜祭先人。
根据传统,本地民众选择在清明节前后十天上山扫墓,即使这几天的天气炎热,但义山依然人潮汹涌。
《中国报》记者今日上午前往柔佛再也花园峇卡哇里路义山区观察,发现大多数扫墓者在烈日下扫墓都有备而来,包括携带充足的饮用水、配戴帽子、墨镜、毛巾 、防晒手套等,以免晒伤或者中暑。
据了解,大多数扫墓者所祭祀的供品数量不会太多,在义山燃放爆竹的家庭相对较少,而不少人也会注意烧纸扎祭品,严防火患发生。
至于场外则有志愿警卫团人员指挥交通,让汽车行驶入墓地,因此没有造成交通阻塞和泊车位不足的情况。
其中,吴伟华(53岁)受访时说,虽然天气炎热,但没有刻意减少祭品,维持与往年一样的数量。
他说,今年比较偏向环保路线,以前的祭品少不了传统敬祖先的衣箱,但体积大也十分碍位,所以今年选择手提纸袋衣装,不但容易携带和焚烧也不会占据车位。
“同时,墓地空间也不宽敞,因此可以节省位置,多一点活动空间。”
此外,黄日盈 (52岁,退休人士)说,每年清明节都会从简的祭拜先人,都不会放爆竹。
她说,该家族世代都是羽球员出身,所以家人比较习惯和能够适应炎热天气,并身穿适合扫墓的透气运动装。
“今天早上7时15分就开始扫墓,总共要扫4个墓地,因此会一次过完成扫墓。”
安全燃放爆竹
受访者指出,周六(30日)前来墓地时看到消防局灭火,所以会确保安全也不随意放易燃的爆竹。
其中,林明兴(41岁,广告业)受访说,由于周日(31日)扫墓,周六先独自前来查看墓地情况,同时通知工作人员处理墓地事宜。
他说,周六看到附近有墓地的草丛起火,消防人员也及时到来灭火,所幸火势没有蔓延,酿成大火灾。
“先人的墓地刚好没有草,所以不会非常担心,但坟烧祭品的时候,家人还是会小心,同时也不打算放易燃的炮竹等。”
他说,清明节一年只有一次,由于行动管制令的时候无法扫墓,去年购买的供品数量就比较多,但今年购买的供品数量就保持在行动管制令前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