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0日讯)菜贩父女被指把巴刹摊位当家,载过这对父女的德士叔透露,父女相信另有住所,记者辗转追踪,发现两人在马西岭一带其实有个家。
《新明日报》连日报道,菜贩父女被指把循环路第80座巴刹及小贩中心的档口当“住处”,环境局4月初检查摊位时,向附近摊位借梯子爬上去查看后,揭发了这起事件。
已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63岁父亲过后涉嫌虐女遭警方调查。
记者昨天再次走访上述巴刹,涉事档口隔壁的摊贩陈先生受访透露,他认识一名住在这一带的德士司机,对方曾经载过这对父女。
由于德士司机每天准时出车,记者于是守株待兔,终于等到德士司机出现。
不愿透露姓名的他受访说,疫情期间碰巧载到父女,才得知他们另有住所。
“疫情的时候要打疫苗,需要身分证明,所以载他回去马西岭一带的组屋拿孩子的出生证,才知道他住那边,好像重要的证件都在那里。”
他也说,据悉有关当局曾向父女伸出援手,不过被父亲拒绝。
记者追踪到马西岭的组屋继续查访,逐层询问居民后,终于找到父女所住的单位。由于父女的情况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受访邻居们普遍对他们有印象。
记者今早再度走访上述组屋,父亲与一名男亲友于中午12时许匆匆走出单位,他看到记者时情绪激动,拒绝受访。
父女俩收摊后
到对面咖啡店吃晚餐
收摊后,父亲会带女儿到附近咖啡店和超市打包以及采购日常用品。
记者向住在附近的居民打听,得知父女俩在收摊后,会到巴刹对面的咖啡店吃晚餐。
记者走访时,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名摊贩说,之前父女两人经常来该处用餐,女儿很乖,还会打招呼,不过自己已有一段时间未见到父女了。
附近超市员工也说,之前常见到父女上门购买日常用品。
“女儿感觉有点害怕陌生人,不过其他的倒是没异常。”
邻居许女士(52岁)说,该名父亲平常不与邻居打交道,据她了解,其妻子早已离开。另一名邻居纳比(52岁)则说,父女住在单位至少已有10年,曾与父亲点头示意问好,不过已有好一段时间没有看见他们。
同层邻居蔡女士(70岁)说,单位内除了父女,还有一名六、七十岁男子,相信可能是菜贩的哥哥,还有另一名30来岁的男子,不过并不清楚他们的关系,她从今年农历新年前就已没见过父女。
“过去几年几乎天天在咖啡店看到他们,父亲会喂女孩吃饭,但是过去一年好像都没看到。”
陈先生:菜贩有语言天分
陈先生说,菜贩有语言天分,因此和光顾巴刹的客工和女佣熟络,也曾托前来光顾的女佣帮他女儿买食物。
由于菜摊打烊时间较迟,所以常有附近工地的客工上门光顾,而菜贩随时能切换各种语言方言,语言能力十分强。
“(父亲)马来语、英语和华语都会讲, 据说也会印度话( 淡米尔语),能和客工交流,所以生意不错。”
菜贩顾客透露,曾听过他与一名退休教师交谈,英语说得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