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讯)马来西亚通缉犯通过新加坡至少6家银行的户头洗黑钱,涉案金额有至少40亿美元(184亿令吉),至今仍潜逃在外;截至今年5月,新加坡法庭已下令将约1.03亿新元(3.605亿令吉)被扣押资金归还给马国。
马国商人刘特佐被指非法挪用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简称一马公司)超过65亿美元(约87亿新元)的资金用于其个人利益,并通过新加坡以及其他四个国家的多个银行户头洗钱。
据称,当中至少有40亿美元(约54亿新元)是经手本地至少六家银行的多个银行户头,使用复杂的投资结构并在银行业者和海外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助下,转换成表面上合法的资金。新国已对刘特佐发出通缉令。

新国就此案已查封多个个人银行户头,并限制他们处理财产。截至2024年5月,新国法庭已下令将约1.03亿元被扣押资金归还给马国。
由新加坡内政部、金融管理局和财政部今日联合发布的《洗黑钱国家风险评估报告》指出,新国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最容易被非法分子滥用来洗黑钱。
报告显示,进入或经过新国的非法资金最常见的洗黑钱渠道就是通过银行户头。跨国犯罪团伙利用银行的跨境转账服务和空壳公司等途径来洗犯罪所得资金。此外,银行也有更多面临洗黑钱高风险的客户,比如高净值人士,以及来自洗黑钱高风险地区者。
新国共有超过150家银行,截至2023年底,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接近3.5兆元(12.25兆令吉)。
容易遭受洗黑钱活动威胁
新国最容易受到源自网络诈骗和组织犯罪造成的洗黑钱活动的威胁。
报告指出,源于新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和交通枢纽的地位,以及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因此面对不法分子通过新国的金融和企业系统洗黑钱的威胁。
自新国上次于2014年发布洗黑钱国家风险评估报告以来,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科技的发展,衍生了新兴的洗黑钱渠道,包括通过数码付款代币(digital payment token,简称DPT)服务商和宝石和贵金属经销商等。
此外,企业服务供应商(Corporate Service Providers)、房地产和赌场等都是面临洗黑钱更高风险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