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沈尊荣
(峇株巴辖10日讯)每逢九皇爷诞,各地斗母宫除了免费供斋给善信享用,也会精心准备“供宴”敬奉九皇大帝,而龙引斗母宫今年更以“文武宴”形式敬奉九皇大帝及文武百官,供品丰盛且讲究。
龙引斗母宫宫务兼九皇庆典总策划潘耀裕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往年该宫在楼上斗姥殿前摆设“供宴”,今年首度改用“文武宴”形式供宴,并转移至楼下安奉纸扎九皇法船的前方设宴。

今年的“文武宴”以U字型供桌摆设,九皇法船前的供桌共有9个席位,供祀“主神”九皇大帝,左右两旁的供桌各有6个席位,分别供祀“客神”文官及武将。
他说,供宴的供品共有12道主菜(由素食馆每天烹煮准备),加上六斋六甜供品。六斋包括香菇、金针菇、冬粉、腐竹、木耳及紫菜;六甜包括红枣、龙眼、冬瓜、蜜饯、桔饼及冰糖。

他指出,今年九皇爷诞期间,每天都有至少3至4组善信报效供宴,而农历九月初九“正日”的供主更多达9位,因此该宫每天要分好几轮,让不同的供主前来献供。
“供宴一般从早上11时就开始设宴,一直到傍晚7时左右。”
他说,除了九月初九,初三、初六有犒军仪式,也会准备多一桌供宴。

值得一提的是,龙引斗母宫今年的供宴出现奇特现象,即有数不清的银蜂飞来,附在有甜味的供品上觅食,其中有4个各2尺高的糖塔,已被成群的银蜂舐吸得“不成塔形”,被迫从供桌上移开。
潘耀裕透露,除了丰富的供宴,龙引斗母宫的纸扎九皇法船也是一大亮点,26尺长、25尺高的纸扎法船,上面有纸扎的三层楼阁,庆典尾声将随船出海,在水面上焚化,恭送九皇大帝圣驾回銮。

面塑“八仙” “南极仙翁”惟妙惟肖
来自马六甲的年轻善信,以面粉及腐竹皮巧手制作“八仙”及“南极仙翁”面塑供品,造型惟妙惟肖。
龙引斗母宫今年改用“文武宴”敬奉九皇大帝,供桌上许多造型精致的供品,皆由年轻斋友魏兴良(24岁,生命礼仪师)巧手制作。
魏兴良的祖母是娘惹,所以他从小就见过祖母在天公诞准备这些精致的供品,在耳濡目染下,加上马六甲青云亭师傅的指导,他从2019年开始学习制作面塑供品。

魏兴良前两年只是参与龙引斗母宫九皇庆典,今年则在潘耀裕邀请下,为该宫准备文武宴所需的供品。
他从9月30日就抵达该宫,用2天半通宵达旦赶工完成43碗供品的制作。其中“八仙”及“南极仙翁”共9个捏面公仔,则提前2星期在马六甲完成。
“除了腐竹皮及面粉,我也使用硪莪粒、白果干、越南春卷皮等食材制作供品,主要是以干料为主,因为供品要摆放10天,必须耐久不易腐坏。”
他透露,供桌上有一道“甜品”是以山楂片、碎花及切碎的班兰叶(晒干)制成。供宴通过会一次过准备早餐、午餐、甜品及茶在供桌上。

120道不同菜色“九皇斋”
九皇爷诞的“供宴”主食,不仅是全素,而且是不含蛋奶及五辛的“九皇斋”。
连续第4年为龙引斗母宫准备供宴主食的峇株巴辖天香阁素食馆主厨陈治升说,他每天要准备12道主食,而且尽量天天不重复菜式,所以从农历八月三十至九月初九一连10天的庆典,基本上要构思出120道不同的菜色。

“我通常都是临场发挥,用不同食材搭配,烹煮每天的主食。一般是早上近8时开工,完成后再用45分钟车程从峇市送到龙引,确保在早上11时上供前,把摆盘好的食物送抵斗母宫。”
他说,每道菜基本上是4个人的食量,量少但精致,且为了避免菜式重复,每天都要费尽心思创造新菜式。
他感谢龙引斗母宫前理事黄春旺的穿针引线,让他有机会连续第4年为该宫准备“供宴”主食,而且今年该宫也指定使用特备的摆盘。

他透露,近年来用素食供宴的风气越来越盛,除了龙引斗母宫,他也为德教会紫英阁、新加兰天后宫、峇株巴辖济癫庙、薜府王爷庙、石文丁崇岩宫及天都寿天院准备过素食供品。
“最近我刚用面筋、大豆纤维及素凉粉制作出30公分长的素烧猪,也试过用大豆纤维及香菇脚制作素食三牲(鸡、鱼及烧肉)。”

一连九天都有供宴
峇株巴辖斗母宫今年起增加“供宴”天数,并在柔佛州三清道教会总务张伟典道长指导下,编定供宴流程,并以拜读疏文的方式让供主上供。
该宫主席白永兴说,该宫往年只有农历九月初九,在九皇殿内殿供宴敬奉九皇大帝,今年则从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都供宴,尤其初九那一天,已有5组善信报效供宴,须分成上午10时、中午12时及下午2时“上供”。
他说,根据张伟典道长编定的流程,供主将敬香、敬花、敬灯、敬茶、敬果、敬供饭、敬斋、敬金,再拜读疏文,祈愿一番后行三跪九叩礼,再由供主焚化疏文、烧金纸,完成上供仪式。

“峇株巴辖斗母宫供宴准备9道主食,配饭及茶。至于水果、发糕、包点、斗粮(白米)、供灯、碎花(供冲花水)则由供主带回家。 ”
另外,龙引斗母宫宫务潘耀裕透露,该宫在农历九月初六游行当天,须准备600公斤面、2000片豆干、逾千粒素包作为供斋用途,让善信从早吃到晚。
“每天供斋使用的白米、蔬果等食材都有热心人士报效,一连10天用来献供的水果也要几十箱,还有准备上千个黄梨及香蕉与善信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