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刘彦运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古来16日讯)古来超过70年的战前老店屋,在发展洪流中功成身退,随着这11间老店屋全被拆除,也让老古来人的集体记忆走入历史。

受到双轨火车铁道工程及联邦大道道路提升工程影响,拥有逾70年历史,位于古来大街大道南下路段的一排11间店屋(俗称矮店),于日前被拆除。
据了解,自两三年前有关工程启动以来,该政府保留地涉及铁道施工,古来市议会今年7月正式通知商家搬迁,并要求清空店屋。
前天随着挖土机的轰鸣声响起,这11间店屋的拆除工作宣告完成,标志着曾经承载着古来老一代居民的记忆走入历史。

78岁的古来人萧伟良今日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这排店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便已存在,见证了数代人的岁月变迁。
他指出,20年前,这里的老店家曾配合地方政府的翻新计划重新修复,当时还改建为三角形屋顶。
他忆述,当年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泉益咖啡店,这家咖啡店是古来人茶余饭后的聚会场所。

“此外,这排老店还有纸扎店、摩哆店、家私店、理发店、五金烧焊店,以及万字票投注站等小商铺,许多古来人对此有着深厚的情感。”
马华古来区会主席曾繁翀指出,这些老店屋因位于政府地段,数年前地税便已无法缴纳,这意味着政府早有收回土地的打算。

他说,自从几年前店前修建了道路分界堤后,行人进出店面变得不便,该处商业活动逐渐萎缩,许多店主因此迁离。
随着拆除老店屋工程的结束,古来市区的这一排店屋终将成为记忆中的历史一角,定格在古来人共同的回忆中。

“遗憾没保留招牌”
店屋被拆的五金店业者梁闻丰(61岁)指出,受到扩建道路工程影响,路旁没有泊车位,他十多年前已经无法做生意,今次当局拆除店屋,唯一遗憾是当年的招牌无法保留下来。

梁闻丰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这间店屋是他的父亲留下,他们是从事五金及烧焊工程。
“在40多年前,即1979年,我们已将烧焊工程业务搬迁到古来新港店面。因为古来大街的店前已没泊车位,而且位于联邦公路旁,上下货困难,顾客也很难找到地方泊车,该店面只作为办事处及存货的仓库。”
“我们毕竟在该处经营几十年,曾经通过人民代议士要求古来市议会寻找新的地点安顿他们,但没有下文。”

梁闻丰的儿子梁纬洁(33岁)指出,他从小就在父亲的五金店玩耍,有时也帮忙父亲,老店被拆,多少感到不舍。
“老店也是父亲出生及长大的地点。”
曾是早餐聚点 老居民惋惜
以烤面包及茶稀闻名的泉益传统咖啡店,曾经是古来人用早餐及下午茶的热门地点,如今走入历史,令老一辈的古来居民大感惋惜。

古来老商家钟宝业(70岁)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当年他与几位朋友经常到泉益咖啡店用早餐或喝茶,享用烤面包、咖啡及茶稀。
“我们在那边喝茶喝了30多年。”
“其实,泉益咖啡店业者多年前已经结束营业,如今该老店被拆,即永远成为一个回忆。”

另一名古来老商家朱祥光(70岁)受访指出,他在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到那一带闲逛。
“我也经常到泉益咖啡店喝茶与朋友聊天,如今老店全被拆除作其他发展用途,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商家早已无法做生意
◆蔡女士(70岁,古来人,杂货店业者)
早年有关当局在提升联邦公路时,在古来大街“矮店”前兴建了分界堤,该处商家已无法做生意。
超过80年的老店被拆除,多少会让人觉得惋惜,尤其对古来老一代人特别的感情。

我店与“矮店”同时期
◆叶玟汉(70岁,古来人,远远来咖啡店业者)
我们在古来经营的远远来咖啡店,自1943年由我父亲开始营业,跟古来大街当时的“矮店”几乎同一个时期。
古来大街上的“矮店”中,当时我们小时候已经知道泉益咖啡店的存在。

业者3个月前接通知
◆罗文明(70岁,古来人,钟表店业者)
我听说,3个月前,古来大街上11间“矮店”的业者已经接到市议会通知书要拆除。
其实在双轨铁道工程开始之前,有关当局早年在提升联邦公路时,路面已经高过古来大街的“矮店”,当地商家已无法再做生意。

黄勃扬:将增建泊车位 美化
行动党士乃区州议员黄勃扬指出,古来大街矮店的店铺拆除后,古来市议会计划在该处增建泊车位及进行美化工程。

他周五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根据他向古来市议会主席莫哈末法米了解到的讯息,古来市议会将增建泊车位,方便公众泊车。
他指出,今年初,确实有一些业主要求他向古来市议会协调。
“由于是政府地段,通常政府不会赔偿,今年7月,古来市议会及古来县土地局要求业主一个月内搬空。”

他说,后来在他的争取下,市议会同意延长3个月,让业主陆续搬空店铺。
“大部分业主其实已经搬空并迁移到其它地点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