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时事

招牌

马哈迪

文 文 文

居銮招牌多种语文 商家:纯中文不会获批

报导 / 摄影:林德胜

(居銮29日讯)居銮大街及商场商店的多采用多种语言,其中部分华裔商贩的主要以中英文为主,以更好地服务特定的顾客群体。

近日,前首相敦称逛吉隆坡商场只见中文,闹得沸沸扬扬。

《中国报》记者走访居銮商店街和商场了解,绝大部分店家的主要使用3种语言。

部分华裔商贩由于注册店名时已使用英文,因此在上没有添加马来文,这也反映了我国作为一个多语言社会的特点。


本土快餐连锁品牌玛利朗(Marrybrown)早已以英文注册,难道为了迎合要求必须添加马来文字而需要改名?

商家朱先生说,他经营的小店注册名称已使用英文,因此上只用中英文字眼,不需要额外添加马来文。

他提到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他经常前往吉隆坡出差,在他的印象中,并没有地方只有纯中文的

“台湾小吃士林”的招牌上使用三种语言,但中文字较大,显得更为显眼。

他补充,纯中文是不可能得到当地县市议会批准,因此没有商家会这样做,以避免在更新执照时遇到问题以及可能面对罚款。

另一名商家周先生则认为提到在商场只看到中文的说法是一种政治炒作。

他指出,我国的多元文化和语言背景反映了独特的地理环境,而的这种做法只是在制造无谓的争议。

他还提到,如果一些国际连锁餐饮店已经以英文名称经营,那么在马来西亚难道要另外再取一个马来文名称,才能被大家接受吗?

商场内大部分商店的名称以英文为主,旁边则附有马来文标识,表明其是餐饮店。

民众:挑话题

受访民众笑称,可能是去逛非清真餐厅时,一时兴起而挑起只见中文的话题。

他们指出,如果在非清真餐厅强行添加马来文字,是否会误导穆斯林前往消费,进而引发宗教间的冲突或争议,这样一来可能演变成更大的问题。

有些招牌上中文和英文字体相同大小,突显对两种语言的重视。

民众建议在发言前,应更加重视我国的多元文化和语言环境,而不是随意发表看法。

此外,他们也提醒作为前首相,应考虑自己的公众形象与发言的影响。

某家餐饮店的名称主要为英文,并且在旁边用马来文和中文标示所售卖的食品种类,体现多元文化。
居銮咖啡的广告横幅上仅使用英文和中文字眼,显现其品牌特色。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招牌

马哈迪

相关文章

彭学良: 小贩中心招牌风波 马华县议员应道歉

柔昔县小贩中心摊位换招牌 统一不含中文字 华裔小贩不满

柔佛州中华总会 谴责马哈迪言论 威胁我国社会团结

狂风刮落招牌 砸中车 没人伤亡

弗亚:敦马报复巫统 纳吉 扎希 是受害者

◤柔双补选◢ “首相无权禁谈3R” 敦马:他只是要我们闭嘴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