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邓珮珍
(居銮10日讯)原本一周只营业数天,并且只在早上开业的叶陶沙日落洞路早市(河边巴刹),数个月前有小贩在中午经营饮食摊,赋予传统巴刹新的发展空间。
两名饮食摊业者刘德全和官伊雯,租下空置摊位,每周有四、五天的上午11时营业,把客人带到传统巴刹;刘德全的“有个空间”摊位和官伊雯的“蓝梦小厨”摊位,就在早市的大树下。

早市范围泊车位充足,环境凉爽和安全,来用餐的孩童常自由跑动,刘德全更在该处泊了一辆旧学生巴士,车内有书本,小朋友可以阅读,更有不少孩子会爬到巴士顶上坐坐和看书。
两人的摊位带来不少人潮,直接带动了早市的名气,亦给晨间小贩带来新客人,亦有早市小贩配合延长了营业时间。

日落洞路早市小贩委员会副主席李子顺和财政蔡业发坦承,这的确给早市带来了一些生意,提升了早市知名度。
经营鱼摊的蔡业发说,午市小贩进来,延长了早市的营业时间,以往在上午10时后,早市就静悄悄了。

他说,早市小贩都希望营业时间可长一些,目前行情不好,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后,客人减少了。
他披露,他曾尝试营业至下午两、三时,都有顾客,一些客人指在下午时段购物更加方便。

“一直都有人来询问租摊位,希望未来可有更多小贩到来,充份利用早市的空间。”
经营猪肉摊的李子顺也说,有些客人不知道午市饮食摊的营业时间,上午来到,就会顺便购物,有带动一点生意,对早市的知名度有帮助。
他说,午市摊主也用心布置,搞活动,带旺人气。

官伊雯:分享母亲拿手菜 无租金客人压力
官伊雯从小就和母亲到早市买菜和吃早餐,对河边巴刹有感情。
她说,数年前曾想在早市做生意,但当时因有正职就作罢;近期她看到刘德全开业,她刚好没工作,便决定租下摊位。

她指出,她喜欢美食,想和更多人分享母亲的拿手菜和自己研发的菜肴。
她说,没想过到咖啡店或小贩中心营业,因为感觉很拥挤,并要贩售多种类食物来应付租金和客人需求,无法用心煮好食物。

“巴刹摊位没有租金和客人压力,营业三四天,每天有不同的食物,这样的环境很不错。”
她说,营业了近3个月,逐渐有人熟悉,亦培养出固定客人,知道哪一天应该售卖什么食物。
她说,她与刘德全都有安排一些小活动,让下午的巴刹也热闹起来。

刘德全食物赢口碑 拟24日办年味集市
刘德全说,巴刹的营业时间,不应只限于早上,他希望可给传统巴刹找到更多可能性。
刘氏去年8月在早市开业,从一周营业3天延长至一周5天,食物赢得好口碑,吸引大量客人。
他说,曾在店面营业,但它是封闭性,食物要多元,如今是开放式摊位,有不同的做法,给传统巴刹延续更多的可能性,而客人也不是一次性消费,可以逗留长时间,有更多的互动。

刘德全曾担任居銮市议员,他参与了日落洞路早市的漂白计划,为早市打造了更好的营业环境,对它有感情。
他说,在传统巴刹做午市是可行的,客人群体全然不同,可在大的空间里增加更多东西,给到来用餐的孩子一个很好的活动空间。
他已在筹划本月24日,在早市举办年味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