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刘彦运
(古来28日讯)蛇在中华文化中,兼具正面与负面的含义,本地一名水墨画家今年跃跃欲试首次画蛇,尽量表现蛇的趣味性与温和一面,以写实及抽象手法交替运用。
在中华文化中,蛇一直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象征。它既承载了吉祥与智慧,也带着神秘与威严,有时甚至被赋予负面的形象。

配合乙巳蛇年到来,本地彩墨画家张俊华首次以蛇为主题创作,并在蛇的形象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他通过彩墨画形式,以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探索蛇的趣味性和温和的一面,为蛇年的到来增添了艺术色彩。
张俊华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坦言,这是他第一次在生肖蛇年特意画蛇。

虽然过往他也从事生肖主题的创作,但从未尝试过以蛇为主角的作品。这次的挑战让他对蛇的形象产生了更深入地思考。
他指出,蛇本身具有独特的形态与动感,但过于写实的表达可能会让作品显得过于凶猛,不符合他希望传递的主题氛围。

因此,他选择了结合写实与抽象的手法,专注于表现蛇的趣味性与柔和的一面。
张俊华透露,他每年都会创作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的作品,这已成为他的创作传统,而今年蛇年,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蛇的形象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在作品中呈现出既不失趣味又具文化深度的表达,却并非易事。”

画蛇主题融入雨林课室 鼓励孩子自由发挥创
除了个人创作,张俊华还将画蛇主题融入到他在雨林课室的教学中。他与孩子们一起画蛇,并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创意,孩子们笔下的蛇形象五花八门,既有充满童趣的简单线条,也有结合鲜艳色彩的奇思妙想。
他认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也让他们更了解中华文化中蛇的多元象征。

“蛇是一个很特别的题材,既有线条的流动感,也能呈现出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这几天,他一直专注于教导学生画蛇的技巧,同时也进行自己的创作,让生肖蛇在他的画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张俊华的蛇年创作,不仅是对艺术的一次探索,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致敬。而在他的笔下,蛇不再仅仅是一种生物,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与文化意义的象征。

作品结合龙与蛇形象
蛇在中华文化中被称为“小龙”,张俊华的作品中还结合了龙和蛇的形象,象征着龙年的结束与蛇年的到来。这种跨越两个生肖的设计,呈现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在中华文化中,蛇与龙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被认为是龙的原型之一。龙是至高无上的神兽,而蛇作为‘小龙’,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威严。”

张俊华的蛇年作品以彩墨画为主,通过鲜艳亮丽的色彩表现出蛇的动感与生命力。
他认为,彩墨画的特性恰好能够展现蛇的柔韧与灵动,为作品注入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除了注重色彩之外,他在作品中融入了甲骨文中的“喜”字,并将其与蛇的形象巧妙结合,传递新年的喜庆气息。
“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观者感受到蛇的另一面,它不仅是动物,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吉祥与希望。”

2神话人物人首蛇身
张俊华指出,其中作为中华文明始祖,即上古的伏羲以及女娲,传说就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他说,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重要女神,被认为是创世与补天的神祇。她通常被描绘为人首蛇身,具有创造与修补天地的能力。
“伏羲是女娲的兄长或伴侣,在神话中也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伏羲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始祖之一,并被认为是八卦的创造者。他教导人类渔猎、结网、畜牧等基本生存技能。”

他指出,上述2位神话人物的人首蛇身形象,象征着上古时代对天地万物生成的崇敬与想像,也是阴阳调和的具象表现。
张俊华是古来云山笔堂创办人,毕业于中国浙江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作曾被收录中国邮政集团出版的《中国梦—国粹书画系列邮票珍藏册》,也曾多次受邀到中国参展。
(本报刘彦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