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 / 摄影:林德胜
(居銮7日讯)蛇被视为智慧、重生和变革的象征,尤其是在蜕皮阶段,它们会脱掉旧皮,换上新的皮肤,这一过程象征着新人生的到来。
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象征意义,木生火,所以这一年通常被认为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年,适合开始新项目和追求成长。
作为“万蛇之王”的蟒蛇,在马来西亚栖息地非常广泛,如热带雨林、沼泽地和河岸、山地和丘陵、农田和园地,是一种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的冷血动物。

居銮南峇山养蛇达人法依兹(27岁)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在许多文化中,蟒蛇被视为威严与力量的象征。
“它们的存在不仅代表着生态系统中重要一环,也在民间传说和神话中承载丰富象征意义。”

拥有多年养蟒蛇经验的法依兹说,在我国最普遍见到的蟒蛇是岩蟒(Rock Python)和马来西亚蟒(Malay Python),这两种蛇以其体型巨大、花纹独特而闻名,成年蛇一般可以长到3到5尺长,甚至更长到6尺。
法依兹说,他驯养的其中一条岩蟒的体型较大,平均一个礼拜需要进食4只活鸡,通常每隔几个星期到几个月就会换皮一次,具体频率取决于年龄、大小、饲养环境以及饮食情况。

他提到,饲养岩蟒需要特别谨慎和细心照料。除了要定期喂食并注意不要过量外,从笼子中取出时也需格外小心,尤其在换皮期间,它们可能会表现得比较具有攻击性。
“一般建议在与岩蟒互动时至少有两名成年人在场,以防止意外发生。”

学习蟒蛇静谧耐心
蟒蛇是非常有耐心、静谧,同时是适应能力非常强的冷血动物。
法依兹说,作为人类,我们可以从蟒蛇身上领悟到许多有趣的特征和行为,这些都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启示。
他指出,蟒蛇通过伪装和静止的方式进行捕猎,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耐心,学会在合适的时机保持安静,从而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环境。

他提到,蟒蛇能够适应多种栖息环境,如森林、草原和沼泽。这种适应性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勇敢面对不同的挑战。
“蟒蛇是一种低调谦逊的动物,它们在捕猎时往往采取隐蔽的方式,不会张扬自己的能力。这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谦逊,以行动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捕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蟒蛇是食物链的重要捕食者,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法依兹指出,野生蟒蛇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鸟类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通过捕食这些动物,它们帮助控制这些物种的数量,从而防止某些物种过度繁殖,以维护生态平衡。

他提到,如果森林中蟒蛇的数量减少,某些猎物种群可能会迅速增加,这将对植物和土地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法依兹提到,蟒蛇的生活习性可以用于文化和教育方面,尤其在环境教育中。它们的生态角色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理解和尊重这些生物来实现。
4类蛇 栖息大马生态系统
在马来西亚的生态系统中,栖息着马来亚蟒(Malay Python)、岩蟒(Rock Python)、印尼蟒(Indonesian Python)以及白头蟒(Burmese Python)。
球蟒则是主要分布在西非热带雨林和草原地区,特别是在尼日尔、加纳、科特迪瓦、尼日利亚等国。
法依兹提到,马来亚蟒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之一,而岩蟒则被称为非洲岩蟒,虽然它主要分布在非洲,但在大马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与马来亚蟒类似,岩蟒体型庞大,主要捕食大型猎物,如野猪和鹿。

他说,尽管印尼蟒主要分布在印尼,但在大马的一些地区也可以找到,通常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以多种小型动物为食。
谈到网纹蟒时,法依兹指出,该种蟒蛇与马来亚蟒有相似之处,然而它们的花纹特征更加明显。
他提到,主要分布在缅甸的白头蟒虽然主要栖息于缅甸,但在大马的某些地区亦可见到。
“白蟒性格温和,且花纹优美,常常被驯养为宠物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