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郭芳怡
摄影:张来星、郭芳怡
(振林山8日讯)为让振林山居民能在年味十足的氛围下过年,人民代议士改造振林山老街,不仅在老街上挂满新春装饰,也计划将老街还原,让外地人也能看见老街最初的面貌。

行动党依斯干达布蒂里区国会议员刘镇东办公室,将于本周六(8日)在振林山老街举办“新春逛老街2.0”活动。
在活动前几周,该办公室也举办系列活动,让居民及外地人士参与,包括速写及胶卷相机摄影活动;在活动后也将会有整修等改造,包括重新粉刷等,并计划在明年,让民众看见全新风貌的振林山。

针对刘镇东办公室的短期及长期社区改造计划,当地居民给予大力支持,也对长期的整修计划有期待,希望能看见不一样的振林山。
降低租金留住商家
不过,部分村民则坦言,若租金持续上涨,即使振林山的样貌已大幅度改变,老商家也无力承担高额租金,依旧会考虑结业。

当中,当地不愿具名的家私店女业者(80岁)接受《中国报》询问时坦言,乐见振林山越来越好,但是当地的店铺租金一直涨,她依旧考虑搬迁。
她说,当地的店铺租金是突然飙升,商家已经无力承担。

“我希望地主能降低租金,让老商家能继续营业。”
德发药材洋货店第二代业者贺丽芳(52岁)指出,去年首度在振林山老街举办新春活动,让不少外地人知晓振林山,并让当地成为一个潜在的旅游景点。

她说,自此以后,逢周末常能见到游客到老街,有者会入店看老建筑物,接间刺激了业者的生意量。
同时,零食摊第三代业者洪秀珠指出,新春活动让更多人关注振林山,也为当地带来更多人潮。

下铺上居 类似长屋
活动总策划郑凯聪指出,以往团队到振林山与居民交流时,就发现当地建筑物的特别之处,包括下铺上居的概念,以及类似长屋的构造,即楼上的走廊可以连通,以及五角基没设有柱子,而是以拱形悬臂梁支撑阳台。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振林山老街从1929年开凿至今,已近百年历史,为了保留这些建筑物,团队决定展开社区改造计划,让振林山重获新生命。

他说,短期计划为新春活动,长期计划则是对老街进行整修。
“比起其他新村,振林山新村更有潜能,除了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外,文化底蕴也浓厚,特色也更加突出。”

他说,当地的建筑物也来自同一地主,不会发生意见分歧的情况,使配合工作更容易完成。
他透露,之后会考虑在周边地区建设泊车场,让越堤族能将车辆泊在该处,让老街成为无车区。
老街打造成“客厅”
主办方计划整修振林山老街,打造成属于当地的“客厅”,恢复老街以往的面貌。
郑凯聪认为,振林山老街能成为迎接外地旅客的接待处,计划将当地打造成步行街或广场(Dataran),并成为社区的公共空间。

他说,若广场的计划成功落实,街道的中间区域可种植绿植,并成为文创中心,让年轻人举办手作或文创市集。
“民众也可把广场当成公园,能带着家人及孩子到广场散步。”
他透露,主办方也发现老街建筑物的墙壁颜色为碧绿色,因此考虑针对建筑物重新髹漆,同时统一招牌设计和色调,以及打通楼上的阳台走廊,还原老街的最初样貌。

他坦言,长期计划展开前也须获得地主同意,以及与业者、租户及依斯干达布蒂里市政局沟通。
“希望整修工作能在今年内完成,并在明年初以崭新面貌和民众见面。”
委工程师鉴定建筑物
振林山大街上部分建筑物已成危楼,主办方将委任工程师,鉴定仍可使用的建筑物。

郑凯聪指出,在保留古迹建筑物的同时,也须确保它能安全使用,在鉴定完成及整修后,便会开始招商入驻。
他说,若检测出不能使用的危楼,也会设法保留,并不会拆除。

“我们会交给工程师及建筑师鉴定,是否能成为其他空间,转换其功能,如成为商家共享的仓库。”
他说,至于楼上仍可使用的空间,则计划整修为民宿。
他透露,整修工作会和招商工作同时进行,目前主办方已和数家较优质的餐饮业或文创工作者商谈。
“这些计划的困难是,不确定店家是否愿意整修,包括更改招牌的位置,因此希望能尽快透过地主,让我们和租户做沟通。”
新春逛老街2.0 放眼2万人次
主办方放眼“新春逛老街2.0”活动能吸引2万人次参与,活动后也会继续展开系列活动,以推广振林山美食。

郑凯聪指出,去年的活动吸引了1万人次参与,而今年主办方针对个方便的要求和预算都有提升,包括市集、手作摊位及表演单位等,相信能吸引更多人。

他说,主办方今年邀请不少表演嘉宾,包括知名鼓团人人人鼓剧场、世界狮王沙威文青龙狮团,以及潮州人的英歌舞。
他指出,当天早到现场的民众,也将获得10令吉的消费券,以在市集上使用。

至于活动结束后的后续活动,他说,之后团队也会展开“食在振林山”,即会到当地探店,并在“角头空间”面子书做推荐。
“我们也呼吁民众推荐振林山美食,让团队能前往探店,让更多人知晓当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