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摄影:林健海
(新山11日讯)新山阿鲁米古拉惹马里安曼(Arulmigu Rajamariamman Devasthanam Temple)兴都庙从昨晚正式开启大宝森节庆祝活动,至今迎来逾万名兴都教徒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除了兴都教徒外,今早还有不少华裔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特地前来,捕捉大马独特的多元文化氛围,透过镜头,呈献大宝森节的传统庆典魅力。
《中国报》走访位于翁固本街与直律街交界的兴都庙,并与当地的信徒交流,他们受访时指出,相较于往年,该庙的信徒人潮似乎有所减少。
他们解释,主要原因是目前已有其他庙宇开始自行举办大宝森节的庆祝活动,导致今年信徒人数被分散,未能如以往般集中到该庙。
“尽管如此,新山阿鲁米古拉惹马里安曼兴都庙依然吸引了数以万计信徒前来参与这一宗教盛事,充分展示大宝森节在社区中的深远影响力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
此外,根据信徒介绍,大宝森节是纪念战神姆鲁干(Murugan)打败妖魔的日子,同时也是兴都教徒进行悔过赎罪、还愿谢神及灵魂净化的重要时刻。
今天早晨,许多信徒再次聚集在庙中,进行还愿谢神及祈求灵魂洁净的仪式,这也为庙旁商家生意带来可观收入。

庙旁的杂货店业者姆都(70岁)指出,每年大宝森节他都会到庙中还愿谢神,并祈求生意兴隆。
“来庙还愿的信徒,通常会光顾我的店铺,购买还愿用品。因此,每逢大宝森节来临,店里的生意一般会比平时增长约20%。”

花店经理迪希瓦(30岁)则指出,自己一早就准备好花卉及其他祭品,前往庙内进行还愿。
他透露,每年大宝森节,买花的顾客数量都会显著增加,卖花的生意至少增长50%。
“特别是从昨晚开始,前来购买花卉的顾客人数激增,让我忙得不可开交。”

游客与摄友凑热闹
大宝森节的庆祝活动,不仅吸引本地信徒,也让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得以一同参与并感受这场融合宗教与文化的盛会。

来自新加坡的王淇(38岁),在周二来到新山游玩时,巧遇当地兴都教徒正在庆祝大宝森节。
她受访时说,这是她第一次亲身参与如此规模的庆典,并深深被这个独特的宗教活动吸引。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这样的庆典,虽然在新加坡的小印度也有大宝森节的活动,但我从未参与过。”
王淇坦言,当她看到信徒脸上或身上插上钢针或钢线时,她感到既好奇又惊讶,也对这些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另一位摄影爱好者叶金福(53岁)也首次在新山拍摄大宝森节庆典。
他透露,除了希望能捕捉大马独有的多元文化色彩,他也融入了这场庆典,这样的氛围让他感到愉快。
他指出,透过镜头,他希望将大宝森节的美好瞬间呈现给更多人看,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这个独特的文化庆典。

另外,直律街的锦华茶餐室老板娘林碧凤指出,自周一晚,阿鲁米古拉惹马里安曼兴都庙便开始举行大宝森节庆祝活动,游神队伍经过该茶餐室附近时,吸引民众的关注。
“大宝森节期间,庙方已经为信徒准备了食物,因此,到我们店的顾客较为平常,并未比柔佛古庙的游神期间更多。”
(本报林健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