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邓珮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居銮12日讯)蛇年,闻蛇色变,蛇却是无所不在,无论是公园、住家,都可能有蛇出没,而在山里、园地里,更是藏着不少蛇。
小园主和登山客,自有一套应付蛇的方式,住家若有蛇,就要劳动专业人士捕捉,新邦令金志愿消防队就常接到捉蛇求助,队员冒着危险执行任务。
新邦令金志愿消防队队长戴美禄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天气太热或太冷,蛇就会出现,如淹水时,蛇会进屋。

他指出,因此在旱季和冷天,他们特别忙碌,一天可能会捉到四五条蛇。
他说,他们常接获民众求助,蛇藏在墙角、橱柜、冰箱下方或甘榜住家的鸡寮里,常见的是蟒蛇,有些体积很大,在捕捉时就要动用工具和技巧。
他指出,一般是用特制夹子来捉蛇,主要是夹住蛇的颈项部分,夹稳后再用手捉它,装入袋子会方便,如果是夹在其他部位, 蛇会攻击,会卷人的手和身体。

他说,另一种捉蛇法是用绳子,类似地方政府捉狗队捕狗的绳套,套着它,拉紧,装入袋子再松绑。
“蟒蛇虽没有剧毒,但是不知道它咬过什么动物,牙齿可能带细菌,尤其是大蛇,要是被咬到,肉会裂开,被某种类的蛇咬后,手会发炎和肿起来,要长时间痊愈。”
戴美禄说,毒蛇的蛇头呈三角形,有剧毒,因此会让年轻队员从图片和影片学习,以免在不知情下,发生危险,一般上年轻队员由资深和有经验队员带着去行动。
“日常办活动时,也会向幼儿和小学生讲解和认识毒蛇,提醒他们看到蛇时要小心,不要靠近。”


被蟒蛇咬到手发炎肿起
蛇毒喷眼马上取水清洗
戴美禄有两次难忘的捉蛇经验,一次被蟒蛇咬到手,过后手部发炎和肿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才恢复。
他说,另一次是被黑蛇的毒液喷到眼睛,当时捉到黑蛇,在准备装入袋里时,黑蛇突然挣扎,蛇头一转,就喷毒液出来。
“我马上取水清洗眼睛和点眼药水,如今捉蛇时会随身带着眼药水,同时戴护目镜和手套。”

他说,他们最怕是给大条的蛇咬到,因为很有力,若是咬到手指,骨头会裂掉,如果是过江龙就更要小心,它是亚洲最毒的蛇,若给它咬到,就会有生命危险。
他说,从事义务消防队工作二十多年,常有遇见过江龙,都会用特别方式来驱赶它。
他指出,每当捉到的蛇都会带到森林放生。

家里有蛇别乱动和攻击
如果发现家里有蛇,不要乱动它和打它,以防被攻击,必须马上联系消拯局、民防部队或志愿消防队等单位来捕捉。
戴美禄说,在公园旁的一些丛林、树林里,若看到形成一堆一堆,如一粒圆球,很漂亮的叶子,千万不好去踢它,因为那里可能是过江龙的窝,在孵蛋,只要有人靠近或拨乱,就会攻击,过江龙的叫声如鸡叫,因此要多注意。
他说,过江龙的食物是老鼠和四脚蛇,要是该个地区有四脚蛇、老鼠,就可能有蛇,如新邦令金区的沟渠是在地下,地下沟有老鼠窝,蛇就会沿着河水进入沟里吃老鼠,长期住在沟下。
他说,因此若是没有老鼠,就不会吸引到蛇,环境卫生很重要。

登山遇蛇 冷静避开
南峇山藏着不少蛇,常去登山的曾福达就有四五次在山里见到蛇。
戴美禄指出,印象中都是在南峇山500公尺处见到蛇出没,曾经有一次是一条十多尺长的黑色过江龙,匿藏在草丛处,突然在眼前跑过,被吓到。
“另有一次,在靠近附近住屋的山道,有条过江龙出现,走在前方的一名友族山友,拿了树枝和石头丢向它,结果蛇头挺立,发怒,我马上劝阻,以免被攻击。”

他说,遇到蛇时一定要避开,不可以拿东西丢它,蛇一发怒,就会有攻击行为。
他指出,因此要是看到蛇跑出来,或是草丛内有蛇,要保持冷静,慢慢走过,曾经有山友看到一条青蛇,还大胆的去触摸,亦有山友会拍下蛇的照片。



过江龙冲撞车窗 园主惊慌
小园主郑先生曾在园里遇过一条过江龙“冲撞”轿车车窗,让他惊慌不已!
他受访时说,这是数年前的事,当时开车到位于拉央拉央的园地,经过一个甘榜路段时,突然有一个物体,撞上驾驶座车窗,很大声,看清楚后,竟然是条过江龙,幸好当时有关上车窗,否则就会被攻击。
他指出,有一次被一条小蛇的毒液喷到眼睛,赶快用水清洗,而过程中视线一度模糊。
他说,蛇是在草丛内爬动,因此在劳作时会多留意,若听到有异声,就要小心,同时不要紧张,先观察情况,若真的是蛇,过后它会走掉,如果用材枝去拨乱,会以为在攻击它,就会反击。

遭过江龙拦路追逐
小园主保罗有被蛇追逐的经验。
他回忆说,当时在园里骑着摩哆巡视,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条过江龙,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掉头,结果过江龙竟在后面追逐,当然蛇的速度是赶不上摩哆。
他披露,要是在园里看到蛇,就不要乱动,以黑蛇来说,若人一动,蛇头就会站起来,准备攻击。
保罗主要是打理家族的油棕园和橡胶园,常见到蛇爬上油棕树。
他说,油棕树有老鼠筑窝,吃棕果,而蛇要吃老鼠,就会沿着树干上树,他不时见到蛇的踪影。
他指出,他到园里时会先用一根木材,在草丛扫一扫,检查是否有蛇,并会穿上厚长裤和长雨靴,即使被蛇咬到,情况也不会太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