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摄影:陈佳敏
(峇株巴辖13日讯)峇株巴辖林氏宗祠天后宫延续超过50年的传统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设有元宝(红包)、大桔(年柑)及金花等福物,让善信将福物借回家,祈求未来一整年平安顺遂。
将于今年迈入第113年的峇株巴辖林氏宗祠天后宫,该庙理事会每年元宵节都会准备福物,让善信借回家,象征想神明“借福气”。
该庙元宵节祈求和还福物的时间从清晨6时开始至晚上10时,备有象征万事吉祥的元宝(红包)、象征大吉大利的大桔(年柑),以及象征学业猛进、生意兴隆的金花,让善信能祈求和还愿。
不管善信借哪样福物回去,善信可选择在明年或者是立即还愿,但是还愿的福品必须是双倍,即借一封元宝(红包)为2令吉,还回时须是4令吉,以此类推。


昨早前往峇株巴辖林氏宗祠天后宫上香祈福,以及借或还福物的人潮络绎不绝,善信们都在妈祖天后前祈愿。
峇株巴辖林氏宗祠主席林天恩、副主席林应财、总务林清贵、财政林戴桦、中文书林伟弘、副交际兼天后宫庙务委员会主任林赛发、副总务兼天后宫庙务委员会副主任林怀贵、妇女组副主任林吉花等人,也在现场协助准备所需的福物。
林天恩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该庙“借福物”的传统习俗至少超过50年,而且前来借福物的善信也越来越多。
他说,近十年来,每年都要准备约4000份的元宵节福物,工作人员在元宵节前夕就开始准备所需福物,善信可选择隔年才还愿,也能今年立即还愿。
他说,担心善信隔了一年忘记借了什么福物,理事在庙外的墙上也会贴上名单纪录,方便善信查阅。




“借福物”善信年轻化
前来“借福物”的善信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许多善信时带着孩子一同前来,让年轻一代能了解这项传统习俗。
林添恩指出,每逢农历新年期间都会迎来许多善信前往进香祈福,这次前来借福物的善信当中,可见是年轻人的比例高出不少。
他说,虽然今年元宵节恰逢工作日,仍有许多善信趁着空档前来上香祈福和借福物,更有不少是在外工作的游子特别请假前来,还有许多外地的善信慕名而来。
“不少家长也趁着还未开学,这次也带着孩子一同前来,相信这能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本报陈佳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