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团

古来德教会

香篆制作

文 文 文

古来德教会主办 香篆文化体验 反应佳

越卓敏指导出席者制作香篆。

(新山18日讯)由古来中华公会主催,青年团主办的香篆文化体验活动,日前于图书馆顺利举行,吸引不少民众前来认识与学习

此次活动也是配合广州暨南大学的港澳台及华裔新生代海外交流交融计划而进行,并由该大学的华文教育系本科生越卓敏为出席者介绍香篆文化。

越卓敏先在会上介绍香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焚香主要以祭祀为主,再到鼎盛时期的宋朝,当时甚至出现专门作为海外香料运输的“香舶”是香文化从贵族走向百姓的重要阶段。

“现代香文化再次复兴,许多人开始会佩戴香囊及香珠手串。”

邓玉文(左2起)与符和隆亲身体验香篆制作。
古来德教会紫霭阁青年团主办的香篆制作活动圆满落幕,前排坐者左起为参与者刘真强、梁纬洁、邓玉文、陈益昇、越卓敏及符和隆。

另外,她也分享道,香料可从植物类如花草、果实种子、根茎及树木身上取得;动物类则是甲香、麝香、龙涎香、海狸香等。


她受访时指出,香文化相对其他传统文化,在我国甚至是全球,算是传播度较低的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也较艰难。

“其中原因包括较难取得用在香文化的道具,及各个国家对香文化的认知都不同,普遍上认为香多用于祭拜。”

她说,在中国几乎每一家商场都有售卖香料的店铺,让顾客根据各个香料的功效,选购想要用于制作香囊的香料,或者直接购买由香料制成的香珠手串。

“香囊从挑选布料到香料的过程繁琐,香珠手串使用的香料需要压成泥再晒干3至4小时,正常来说,一般人不会花太长时间在制作这些用品上。”

此次是她第一次在马来西亚举办推广香篆文化的活动,希望未来能将活动扩大,让更多年轻人及长辈了解这个文化,同时培养个人的专注力及耐性。

出席者包括古来中华公会会长邓玉文、副总务梁纬洁、财政符和隆及紫霭阁阁长拿督陈益昇。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