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林健海
(新山10日讯)地不佬路往茂奥斯丁花园方向的汽车隧道,长期受坑洞问题困扰,尽管公共工程局多次进行修补,但路面依旧不断损坏,甚至修补后仍凹凸不平,影响公路使用者安全,引人诟病!

许多驾驶者形容,位于慕迪雅拉恩马斯乌达马路(Jalan Mutiara Emas Utama)的隧道路段,有关修补方式犹如“膏药布”,只是暂时遮掩问题,无法真正改善道路质量,让行车体验变得更加不稳定。
《中国报》记者走访现场,商家与居民纷纷坦言,此路洞问题已拖延近10年,政府不能再无视,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长期解决方案。
经常取道此处回家的新山班兰老人院顾问邱忠信受访时指出,由于该隧道地势较低,每逢下雨便积水不退,导致路面受损加剧,使坑洞问题不断反复发生。

他说,每次经过该路段,他都会放慢车速以确保安全,因为此处经常发生车辆翻覆事故。
他坦言,该路段修补后的坑洞就像被贴上一块块“膏药布”,不仅无法长期维持,甚至让道路变得更加凹凸不平,影响驾驶体验。
“刚补好的路,不到几个月又出现坑洞,修了又坏,坏了又修,根本没用。”

邱忠信指出,由于道路左侧不平,他通常会靠右行驶,以减少颠簸。
但他担忧的是,本地人熟知路况,可以避开坑洞,外地人却往往不清楚情况,因此更容易发生危险。
“尤其是夜晚时分,这里更加危险,车主们都必须放慢速度。”

邱忠信认为,单靠换成洋灰路面并非最佳方案,最关键的还是要先解决积水问题,再重新铺设更耐用的道路,才能真正杜绝隐患。
“如果积水问题不解决,路面不管铺什么材料,最终都会损坏。”
他强调,政府必须正视问题,采取更彻底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公路使用者安全。
民吁当局从根本解决积水
附近居民对汽车隧道内道路积水及路灯照明问题表达强烈关切,并呼吁当局采取长远解决方案,以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奥汀苑景湖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陈文彬(51岁,保险代理)受访时指出,该汽车隧道内部分道路因地势较低,过去曾发生严重积水问题,导致车辆无法通行,严重影响居民日常出行。
他强调,该路段不属于新山市政局管辖,而是由公共工程局负责。

因此,他呼吁当地国会议员向政府申请拨款,并参考士乃地区的做法,以混凝土(洋灰)铺设汽车隧道内道路,减少频繁修补的需求,避免浪费公帑,从根本上解决积水与路面损坏问题。
路灯昏暗 车撞洞爆胎
除了汽车隧道道路内积水问题,当地居民盼改善路灯照明不足的问题。

位于奥斯汀花园慕迪雅拉恩斯3/2路的一家冷冻食品店业者李小姐(40岁)反映,汽车隧道内路灯昏暗,增加行车安全隐患。
“今年新年期间,我因为光线不足未能察觉汽车隧道内路面坑洞,导致车辆爆胎,非常危险。”
她补充,汽车隧道内经常发生路灯短路,怀疑与电线失窃有关,并希望相关单位能加强巡逻,防范类似事件发生。

李小姐指出,由于该汽车隧道内路段路况不佳,加上部分驾驶者车速过快,几乎每月都会发生一起翻车事故。
她呼吁所有驾驶人士经过该路段时务必减速慢行,提高警惕,以确保自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黄有益:应先检讨排水系统
马华新山市议员黄有益促请公共工程局彻底解决隧道内的积水问题,并考虑重新铺设道路,以从根本上杜绝隐患,确保道路安全。

黄有益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该路段属于公共工程局的工程范围,相关单位应正视问题,不能再拖延。
他建议,政府优先采取相关措施,即彻底检讨隧道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长期滞留,加速路面受损。
“其次,重新铺设更耐用的道路,确保长期安全,而非频繁修补导致资源浪费。”
他说,第三,在修复前设立清晰警示标志,提醒驾驶者绕道或小心驾驶,以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作为市议员,我会继续关注此事,确保政府认真对待,不能再拖。”
他说,新山市政局近日已再次派人进行道路修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