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曾意文
(新山15日讯)柔佛汽车修理厂商公会主席邱忠信认为,“保险和伊斯兰保险运营商—维修人员行为准则”(COC)的落实,标志着本地汽车维修行业朝更加透明、诚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同时能够维护消费者及修车业者的利益。
“汽车维修业者作为保险服务链的重要一环,其专业性、道德标准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邱忠信昨日下午出席柔佛汽车修理厂商公会主办的“保险公司、伊斯兰保险经营者—维修行业行为准则讲解会”致词时说,建立一套清晰、可执行的行为准则,不仅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确保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这一行为准则涵盖多个关键方面,包括一、诚信经营,确保所有维修服务和索赔流程符合道德标准;二、透明运作,提供合理的维修报价;三、高质量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维修服务;四、环保与可持续性,鼓励采用环保材料和负责任的维修实践,以促进绿色发展。”
他呼吁所有合作伙伴和行业从业者积极遵守并落实相关准则。
柔佛州内大约70名汽车修理厂商代表出席这场讲座。其他出席者尚包括马来西亚汽车修理厂商总会秘书林金玲、柔佛汽车修理厂商公会副主席戴耀棋及秘书陈若香。

修理估算应符规定
马来西亚汽车修理厂商总会理事褚子源指出,从事车辆结构维修的修理厂商应根据陆路交通局发布的指南,向当局注册为汽车事故维修车厂。
“修理商进行的修理估算和修理应符合当局的规定,并根据制定的机动车维修估算集中数据库进行估算,包括更换零件价格及工时。”
他强调,相关准则下,修车业者不准私自拆卸机动车辆,除非得到保险及伊斯兰保险(ITO)的授权或要求,如是电动车则可先拆卸电池再通知。
褚子源在会上分享从今年1月2日起,实施的维修行业最新准则时,如是指出。
“修理商也应及时处理客户控诉,在一个工作日内将投诉投报给保险公司,并在5个工作日内告诉客户结果,无论如何都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向客户传达投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