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刘美娇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麻坡19日讯)饮食外卖盛行,理发师在苦无装修费的情况下转向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却意外发现有许多弱势群体与家人的需要这方面服务,更让他收获无数的感动。
来自麻坡县巴冬巴力登雅,现年47岁的沙里尔,是一名拥有25年丰富剪发经验的理发师,创业路向来平顺的他,去年中因老店须庞大装修费问题,而被迫暂停营业。

面对资金不足困境,沙里尔认为,与其继续等待,不如寻找出路,于是决定提供上门理发服务。
所谓万事起头难,他尝试各宣传管道,包括派发传单及社媒,在转型期的最初一两个月,订单寥寥无几。
许多消费者的观念是去找理发师理发,而不是请理发师来我家,往往愿意聘请他上门的顾客,都是对理发师有一份信任的人士。

由于上门服务仅能携带简单的理发工具,包括剪刀、梳子、手推剪、爽身粉,还有吧台椅(供儿童),他所提供的理发选择,仅仅是剪短发,不是理发型设计或染发,且对象只是男性。
经过得力助手,也是其42岁妻子阿兹拉的大力宣传,沙里尔陆续接获许多顾客要求上门剪发,当中除了学生或小朋友居多,其他则是属弱势群体的长者、行动不便人士、智障儿童,甚至瘫痪病患。

沙里尔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相关顾客的家属,许多因为不方便带至亲出门,又或者因过孩子过动又敏感而遭理发店拒绝,而一直寻求这方面服务。
他说,每次接触这类型顾客,他都会特别耐心及细心,而且梳理动作须额外轻柔,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准备糖果哄小孩理发
沙里尔的妻子阿兹拉经常取笑他,每次任务之前,除了须了解顾客家里或工作地点能否腾出空间之外,另一个是为有特殊情况的小孩准备糖果和零食。
沙里尔指出,他以糖果和零食,来哄有特殊情况的小孩,以便能够乖乖听话地接受理发。
他说,这群特殊小孩经常会被人忽略的一群,他们虽然鲜少出门,但也希望能剪一头帅气头发,保持精神爽朗,而不是家人用手推剪剃发。
他说,每次看见顾客脸上满意及欢喜的表情,心里非常感动,而这些意外收获也成为他继续上门理发服务的推动力,也弥补了他数年前未来得及为卧病在医院的岳父梳理头发和胡须的遗憾。

须提前安排规划行程
上门理发,挑战重重!
沙里尔指出,上门理发一般被安排在庭院外,偶尔天气不佳被迫日晒雨淋,且顾客满头汗水影响剪发效果。
“一些顾客要求晚上剪发,则在灯光不足下,则补光灯须派上用场。”
他说,上门理发服务须提前安排及规划行程,一些顾客住家因为路程遥远,有时候一天仅能服务一两人,这确实比在店内等顾客困难很多。
但他认为,凭自己的手艺能满足顾客需求,且可以乐于享受这种不那么紧凑又自由的工作与兴趣,算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