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会

柔佛人头条

清明节

文 文 文

柔佛人头条|从国内各地新国赶回新山 六代30人 扫墓拜祖先

报导:吴菊君
摄影:张来星

(新山30日讯)倍思亲,本地一家六代约30多名家族成员,从国内各地及新加坡赶回新山扫墓,缅怀先人。

一家六代人于清明节集聚一堂,一尽子孙孝道。

这个周末遇上了开斋节假期,虽然民众享有多天假期,而且今天是晴天,但今日上午前往新山中华公会辖下柔佛再也中华义山,扫墓人潮并不多。

《中国报》记者昨日上午走访柔佛再也中华义山时,发现扫墓者中,有一大家庭齐聚了六代人一起祭拜祖先。

彭美琼:和其他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准备祭品。

其中,72岁的彭美琼受访时说,每年来自各地的家族成员必会返回新山扫墓。


分工合作准备祭品

“我们六代人约有200多名家族成员,成员分别在吉隆坡和新加坡定居。”

她说,为了扫墓,她和其他家族成员早前分工合作,为其已故的家公家婆准备了客家人的祭品。

她强调,不但是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整个家族团员的大日子。

钟善名:清晨从新加坡开车前来。

另外,来自新加坡的钟善名(64岁)于昨日凌晨4时左右,就从新加坡驱车越堤到古来和堂兄妹会和。

他说,昨日清晨先到古来义山扫墓,紧接着上午9时许再到柔佛再也中华义山尽孝道。

钟志明:要到4个义山扫墓。

此外,其住在乌鲁地南烈光镇的堂弟钟志明(62岁)指出,祖先和亲人的墓碑分别在葬在4个义山,他们必须耗费两天,才能将扫完所有墓碑。

开斋节长假 人潮反而少

柔佛再也中华义山工作人员廖宝莲坦言,本周末适逢开斋节长假期的开始,但扫墓的人潮反而比去年来得少。

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本地华裔家庭依旧秉持清明节扫墓的传统。

她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从3月中开始有人陆续来扫墓,上个星期则因连降大雨,没人来扫墓。

她指出,以往从清晨6时许,该义山早已交通堵塞,但本周六的交通情况非常顺畅。

她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民众把握连假,出国旅游所致。

她也指出,现代人也并非讲求必定要在前后十天要前来扫墓的规矩,而是会弹性地选在空档时前来扫墓。

曾雪玲:带儿女缅怀先人

定居美国的曾雪玲(60岁)8年没回国,此次带着儿女从美国返回马来西亚度假巧遇,于本周六和家人一起到义山扫墓尽孝道。

曾雪玲(左3)带着子女从美国返国度假,和弟弟曾志东(左2)于周六上午到义山扫墓。

曾雪玲为新山广肇会馆副会长曾志东的姐姐。

她于周六上午在柔佛再也中华义山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自小就随家人一起来扫墓,但过去8年没有回国,因此没有前去扫墓。

她说,此次回国度假巧遇,决定带着儿女一起缅怀先人。

此外,曾志东受访指出,每年除了祭拜祖先和亲友的墓碑外,也会回到中国祭祖。

曾纪升:传承清明扫墓文化

青年越堤族在放连假前已返回新山,周六上午与家人和堂兄弟前来扫墓。

曾纪升为祖先的墓碑补漆。

在新加坡从事会计的曾纪升(31岁)于周六上午在柔佛再也中华义山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他于周四已回到新山。

他说,每年,他必定会和家人来祭拜祖先。

“这是一项传统,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机会,我觉得有必要传承。”

他说,家人准备的祭品已经简化,并不会太复杂,最重要是自己的心意。

报导/摄影:白宁馨

(昔加末30日讯)清明扫墓恰逢开斋节4天连假,已有游子提前返乡扫墓祭祖,然而在昔加末部分义山今日前来扫墓的人潮却出乎意料地稀少。

清明扫墓活动不仅是祭祀先人的仪式,更是能加强家庭凝聚力。

昔加末县麻坡路华人义山每年时期,不少人于凌晨4时就已开始扫墓,以便能赶到其他墓园扫墓而早早出发,而该义山到了清晨6时更是迎来扫墓人潮高峰。

据了解,上个周末,尽管早上7时至8时下了一场大雨,但不少民众依然冒雨,纷纷赶往义山扫墓。

周末及开斋节4天连假的首日,昔加末县麻坡路华人义山义山的扫墓人潮却稀少。

然而,虽然今年清明扫墓正好遇上长达4天的开斋节连假,今日连假首日的扫墓情况却与上周末大不相同。

现场人数明显稀少,推测大部分人尤其是游子可能选择在今天下班后才回乡,相信明日星期日扫墓人潮会增多。

尽管如此,今天到义山扫墓的家庭中仍不乏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团聚现象,大家在祭拜、烧金纸之余,还相互寒暄交流,共同传承着这份深厚的家族和传统文化情怀。

彭瑞诗:孩子回乡扫墓体验当地传统文化。

游子彭瑞诗(39岁,会计)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她在新加坡工作十余年,由于工作和孩子上课,一直难以配合家乡扫墓时段,今年是她相隔约十年返回家乡扫墓。

“今年刚好遇上开斋节公共假期,所以昨日我与丈夫和孩子们回来昔加末,这也是孩子们首次回来扫墓,得以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文化。”

她说,由于公共假期和周末共4天连假关系,原本从新山到昔加末两小时车程,却交通阻塞,延长至4小时才抵达。

扫墓者清理祖先坟墓周边的杂草。

四代同堂齐聚扫墓

民众郑聪利(63岁,商家)指出,其家庭四代同堂于周六齐聚扫墓,其中多数成员平时都在新山、吉隆坡及其他外地工作。

郑聪利:每年多名家族成员前来扫墓。

“今年正好遇上开斋节连假,不少在外工作的亲人都提早申请假期回乡,也有些是今晨才从吉隆坡开车,直接前来义山扫墓。”

他透露,其家族每年都会安排时间回乡扫墓,并提前定下日期,好让大家都能申请到假期回来。一般是定在周六,以便读中小学的小孩能参与。

“往年,父母每逢清明都会带着一家大小前来扫墓,而如今连年轻一代都是自发回乡。”

郑聪利指出,清明扫墓活动不仅是祭祀先人的仪式,更是能加强家庭凝聚力、促进亲情联系,希望这个传统文化能代代相传。

古来2义山 未现人潮
有人从新国隆市回来扫墓

报导/摄影:刘彦运
(古来30日讯)告别长命雨季,开始晴天转热,昨日早上在古来县沙令华人义山以及士乃江夏堂义山未现扫墓人潮,不过有些人特地从新加坡及吉隆坡赶回来扫墓。
又到一年一度的,又是华裔家庭偕老带幼,到已故先人墓地扫墓及祭拜,彰显孝道的日子。
其中,古来加拉巴沙威杂货店商家曾永祥的后人,该家族成员一行34人,今早到加拉巴沙威洪仙大帝庙信托理事会属下沙令华人义山,为祖父曾永祥的墓地扫墓。

曾源雄

《中国报》记者走访沙令义山,曾家的第三代长孙曾源雄(54岁,新加坡金融机构任职)受访问时指出,他之前在新加坡工作,如今已定居新加坡,不过每一年都会带家人回到本地扫墓。
他说,前来扫墓的共有父辈4兄弟的家族成员,总共34人。
“我们每一年携带第四代的家族成员扫墓,主要让下一代传承饮水思源的精神。”

黄纯孝

另外,记者也走访士乃江夏堂义山,来自士乃的黄纯孝(55岁,私立学校校长)受访时说,他的祖父母、外婆及二叔公的墓地都在士乃江夏堂义山,他今天特地先来清除杂草及打扫干净,明天才带家人前来扫墓。
“我主要先清理二叔公及外婆的墓地周围。祖父母的之前已经扫墓及祭拜了。”
“我的二叔公当年去世时70多岁,因为他是单身,没有后人,所以由我们每一年都来替二叔公的墓地扫墓及祭拜。”

黄纯孝

黄纯孝说,他的外婆因为只有他母亲一个女儿,而且墓地也在士乃江夏堂义山,所以每年也会替外婆扫墓。
黄纯孝的父亲黄吉维,也是柔南黄氏公会的族长。

庄振文:为祖父母扫墓

来自古来武吉峇都的庄振文指出,其祖父早年因病在新加坡过世,原本葬在新加坡碧山亭,后来才拾金迁葬还在沙令华人义山。

庄振文(左6)率领家族成员祭拜祖父母。

庄振文于周六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他是带着家族成员到祖父母的坟墓扫墓。

“我的祖父因生病,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到新加坡医院接受治疗,后来在新加坡的医院去世。”

“当时我的祖父才40多岁,之后就葬在新加坡碧山亭。后来,我们接到新加坡政府通知,由于碧山亭一带要发展,我们于是就去拾金,将祖父的遗骸迁葬到沙令华人义山。当时我的祖母也在2010年去世,于是就合葬在一起。”

庄振文

庄振文说,今次前来扫墓的包括从新加坡回来,还有从吉隆坡赶回来。

“如今已经到了第四代子孙,也让他们前来扫墓及祭拜,传承饮水思源的精神。”

萧祖兴:清明前周日最多人扫墓

负责在士乃江夏堂义山清理杂草的负责人萧祖兴(60岁)指出,每一年前后10天都有人扫墓,不过通常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最多人扫墓,可说达到高潮。

萧祖兴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为此,每逢清明该义山管理层会准备一个垃圾槽,也贴上告示,要求扫墓者将垃圾丢在垃圾槽。

“虽然大部分的扫墓者都有遵守指示,将垃圾丢在垃圾槽,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扫墓后将垃圾四处乱丢。”

他说,他只好到每个坟墓查看,替一些人清理垃圾。

士乃江夏堂义山管理单位特地准备一个垃圾槽,让扫墓者丢垃圾。

负责管理该义山的承包商林亚山(75岁)指出,他尽量安排工人将义山的垃圾清理干净。

他说,他们每个月都会到义山清理杂草,往往一个月后,杂草已经长到很高。

他说,他承包这项工程已经20多年了。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柔佛人头条

清明节

相关文章

柔佛人头条|峇株老街展开第4期工程 46店屋美化 下月动工

柔佛人头条|入殓 火化 纪念品 一站式服务 助主人为宠物善终

柔佛人头条| 动植物种类丰 夜游观星找虫 到南峇山 上生态课

柔佛人头条|巴刹提升 何时完工?延误近一年 小贩煎熬

柔佛人头条| 恢复双向道交通更顺畅 拉美士市区 恢复热闹

柔佛人头条|不再痴等巴士 候车亭电子显示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