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谢心昉、郭芳怡
(新山1日讯)柔佛王室一如往年在柔佛大王宫举行开斋节开放门户,即使天气炎热,仍吸引数以千计国内外民众涌入大王宫,共享美食,一起欢庆开斋节,体现柔佛州的团结和谐!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昨日回到新山,陛下今早与柔佛摄政王东姑依斯迈及一众王室成员,在场与民同乐。

《中国报》记者于今早9时抵达柔佛大王宫外时,人龙队伍已从王宫排至新山高庭,而附近的路段已经封路,避免车辆通行。
据了解,排在队伍前面的民众,从今早7时许就已经开始排队,直到9时许才开放入场。

苏丹依布拉欣陛下保持一贯亲民的作风,在开放门户活动上亮相,并亲切地与民众打招呼,许多民众纷纷争相上前与陛下握手,为陛下献上开斋节祝福。
柔佛摄政王东姑依斯迈也亲自开车到场,与在场民众打招呼,并与民众合照留念。

在场的柔佛王室成员包括柔佛摄政王妃卡丽达布斯达曼、柔佛二王子天猛公东姑依德利斯、柔佛四王子东姑阿都拉曼及柔佛五王子东姑阿布峇卡等。
另外,据现场观察,到场的民众不仅来自柔州,也有来自国外的民众恰好途经王宫一带,临时决定参与活动,一起感受柔佛州欢庆开斋节的气氛,同时享用各种美食。


到场嘉宾也包括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柔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柔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嘉福尼、柔州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莫哈末法立、柔州教育及新闻委员会主席阿兹南达敏、柔佛州政府秘书丹斯里阿兹米诺哈尼、柔州议会制衡方领袖兼行动党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柔佛再也区州议员廖彩彤及士乃区州议员黄勃扬等。


彭先生:连续40年到访
来自士姑来皇后花园的彭先生,周二(1日)携行动不便的妻子,一起参与开放门户活动。
彭先生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周二清晨7时30分就已到王宫外排队,当时虽然也有民众排队,但人数不多。

“我们已经连续来王宫40年了,从老苏丹(柔佛已故苏丹依斯干达)的时代到现在,每年都会出席。”
“最让我难忘的,是以前开放让民众到王宫内的部分地区走走看看,当时我们有参观内部。”
另外,在新加坡从事技术人员张天福(35岁)指出,周二是特地请假到王宫,只为了一睹国家元首真容。

他说,已经连续8年参与柔佛王室的开放门户活动,每次都会选择坐在最前面,及靠近室内用餐地点的位置,方便看见柔佛王室的动向。
“王室成员在室内用餐,而我则会坐在距离该地点最靠近的位置,因为王室成员一出来,我就能马上看见。”

娜妮:免大塞车放弃回乡
一家七口为避免大塞车,放弃回乡过节,选择到柔佛大王宫和柔佛王室成员一起度过开斋节。
来自马六甲的娜妮(57岁,家庭主妇)和家人住在新山,每年都会在开斋节假期结束后,才返回家乡和家人团圆。

她说,为避免大塞车,从3年前开始都会先在新山过节,并到柔佛大王宫享用餐点。
“周二和我一起到王宫的家人,包括丈夫、两名女儿、大女儿的丈夫,以及两人的2名儿子。”
令人注意的是,一家人也选择身穿蓝色的衣服,询及原因时,娜妮则说蓝色代表“柔佛达鲁塔克欣足球队”(JDT),表示他们对该球队的支持。

美国男子也“凑热闹”
美国籍男子看见多人在柔佛大王宫外排队,也跟着一起“凑热闹”!
来自美国佛蒙特州(Vermont)的布莱恩(58岁,电机工程师)甫到新加坡参加短期的工作活动,并趁着开斋节假期,和住在当地的友人,一起到新山游玩。
他说,与新加坡籍朋友楼军(46岁,电机工程师)经过柔佛大王宫时,看见许多人在门口排队,因此也加入排队的行列。
“我其中一个兄弟的妻子是大马人,但是住在美国。这是我第一次到大马,我想看看这里的文化,这也是我首次参与开斋节开放门户活动。”
他说,他会在新加坡逗留一周,之后就会返回美国。

首次到访
乐文兴(35,货仓管理员)
我来自越南,并与6年前和来自新山的妻子结婚,之后就定居在本地。
这是我们一家人首次到柔佛大王宫,我们很常经过,但从未踏入王宫。
我们很期待看见王宫内部,也很希望能够见到柔佛王室成员,所以周二上午8时30分,就已经到大王宫外排队。

元首亲民
唐女士(73岁,退休人士)
我周二和朋友在上午8时15分抵达王宫,当时现场已经有很多人。
我认为,国家元首建柔佛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是明君,为人很亲民,也一直提倡各族团结。
我去年也有到王宫参与开放门户活动,但我去年没有见到元首,所以希望能见到陛下圣容。

感受气氛
莎米妮(26岁,在新加坡担任生产线助理)
家人周一(31日)已到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的官邸,感受开斋节气氛,周二(1日)则再到大王宫,参与柔佛王室的开放门户活动。
我觉得现场的食物都很好吃,尤其是印度香饭(Nasi Briyani),但很可惜的是,并没有提供沙爹。
我们明年还会再来,希望到时候可以有美味的沙爹享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