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30日讯)由于对舞龙舞狮拥有浓厚兴趣,本地一些非华裔学员打破传统的壁垒,克服障碍努力学习舞龙舞狮,有者甚至因参与华人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而被羞辱,都不愿意放弃。
18岁的菲菲法丽查,从小就对舞龙舞狮深感兴趣,但却担心旁人的眼光,但还是在15岁就读新山百万镇国中二校时,毅然加入学校的舞狮队。
“舞龙的动作具有很高的挑战性,我喜欢挑战自己。”
她在父母鼓励下,在后疫情下加入了新山耶耶亚哇洪仙大帝庙舞龙队,更因此发现自己在这项运动中的天赋。
她坦言,一开始的确有语言障碍,因所有的动作和招式都是华文名称,她透过不断练习,掌握这些动作和招式。

菲菲法丽查受访时透露,她一般在舞龙的第三个位置,因此需要与另外9名队员保持同步,才能让舞龙流畅地舞动。
“我常在家中以扫把练习,也因此常常把家人逗乐。”
尽管她参与去年的柔佛古庙众神圣驾巡游盛会在舞狮队表演时,有陌生人因菲菲法丽查参与华人信徒节日而羞辱她,甚至拉扯她的头巾,但她不会因此放弃。
“虽然队员保护了我,但为了我的安全,最后还是前往报警。那次经历虽然让我差点放弃,但母亲提醒了我,我有多热爱舞龙,这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菲菲法丽查在考完大马教育文凭后,目前正在从事兼职销售员工作,她希望很快能重拾舞龙运动,并有机会参加比赛。
“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能帮助国人互相了解,虽然我们彼此会有意见和分歧,但只要团结起来,就会变得更强大。”

巫裔少女:受伤也不放弃
对于舞狮队17岁的巫裔少女来说,不仅是一项学校的活动,对自己来说更是一项挑战,即使因此受伤,也不愿意放弃。
就读于麻坡巴口敦依斯迈国中少女努鲁艾祖莱卡,从一名老师口中获知加入龙队的机会后,于去年在父母同意下,加入麻坡吧口关圣宫龙狮团。
她说,舞龙和舞狮皆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对女生,因需跳跃和攀爬,这些都需要力量和耐力。
她是先学习乐器伴奏,之后才学习舞龙,但去年12月其脚踝受伤,医生建议她暂时停止剧烈活动,她就中断了练习,康复后便安排在演奏部。
“不能舞龙令我很难受,但我很高兴仍然能团队的其中一员,因为我想坚持下去,尽管有些人质疑我加入华人文化团体的决定,但我专注在自己热爱的事物。”
努鲁艾祖莱卡希望有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能尝试舞狮和舞龙运动。

华印混血儿:指导年轻学员
年仅21岁的华印混血儿,已参与舞龙活动长达十年,就算出社会工作后,也会抽出时间前往指导年轻的学员。
身为华印混血儿的陈佳财(译音)是因学校的一个灯笼制作项目,而对舞龙产生兴趣,当时他的同学到其家中完成这个项目时,同学透露在新山耶耶亚哇洪仙大帝庙舞龙队训练,同时邀请他加入。
他对这项活动的兴趣与日俱增,除了上学外,每周都会进行3次的训练,虽然这些训练很累人,但他因此学会了纪律、团队合作和坚持。
“我是负责乐器演奏,这为表演注入灵魂,我们更因此得到了2022年香港夜光龙锦标赛冠军,这也是我舞龙生涯的巅峰。”
陈佳财现担任建筑工地主管,且发现坚持定期训练变得更加困难,但每当比赛临近时,他仍会抽出时间指导年轻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