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刘福来
(麻坡13日讯)麻坡多所华校今年陆续展开筹款建校计划,然而面对经济不景、物价飞涨等多重挑战,捐款资源日益紧张,陷入“僧多粥少”的困境。
与此同时,本地多家慈善团体、神庙及慈悲爱心结缘基金会等组织也积极发动筹募计划,纷纷向社会寻求捐助,使得华社、企业、商家与热心华教人士,肩上所承负担愈发沉重。
据《中国报》了解,麻坡多所华小今年适逢建校周年纪念,加上面对校园基础设施老化、校舍扩建及设备更新的迫切需求,纷纷展开筹款行动。

其中,麻坡训正学校正筹募150万令吉作为发展与活动基金,提升校园建设与教学环境;麻坡醒华学校配合创校90周年,筹募100万令吉用于购地、建设与维修基金;益民学校庆祝创校80周年,筹募80万令吉用于兴建综合礼堂及食堂建设;麻坡中华基督学校正积极筹募700万令吉,兴建综合冷气礼堂;巴力峇九启新学校亦于2月庆祝创校90周年之际,成功筹获100万令吉,用于建设雨盖篮球场及校舍设施提升。
上述学校合计所需建设与发展基金高达1130万令吉。

麻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陈大成受访时指出,今年适逢华小创校周年,有多达5所华小筹募建设与发展基金。
“其中,包括基小、益民、醒华、训正和启新,除了启新已在两个月前完成筹募,还有4所华小仍在努力当中。”
他说,上周该工委会已先后将1000令吉汇入各华小的户头,另外也会通过管道协助学校向教育部申请拨款。
陈大成指出,除了教育部的特别拨款,也可以向首相署和国会选区出申请,例如启新学校就于去年获得首相署拨款30万令吉(其中10万令吉在今年6月移交),另外益民学校也还在争取着。

“此外,我也会协助位于峇吉里国会选区内的基小、醒华、训正向该区国会议员陈泓宾提出申请,例如基小早前就获得陈泓宾捐助10万令吉,而醒华、训正的申请有待批下。”
他说,若能力所及,他一定会尽力协助,但拨款仍显不足,为此希望华社大力支持,让华教永续经营传承下去。
益民成立校友会 借助校友献力
校方通过华教义演、董家协和校友、慈善团体、神庙、红白事,为学校筹款助力。
益民学校董事长林锦杯受访时透露,学校将于7月20日举办华教义演,筹募综合礼堂及食堂建设基金80万令吉,并在今年成立校友会,希望借助校友的力量,共同为母校的发展献力,确保华教使命得以延续。
该校董事会总务陈巧嫦指出,筹款目标目前还有一段距离,为了顺利达到筹募的目标,筹委会也积极向神庙与慈善团体征求捐助,甚至奔走红白事场合,为学校争取更多资源。


另外,也有学校发动小额捐款,麻坡醒华学校家协主席符诗栋受询指出,学校计划制定QR扫码,以小额捐款方式筹集募款,鼓励校友和社会大众献上小小爱心,乐捐给学校。
他说,该校今年创校90周年,并展开筹募置地、建设及维修基金100万令吉,现在离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为此筹委会肩负着培养英才的使命,更积极和努力的募款。

全球经济动荡 商家缩紧开销
本地工厂和商家挺过冠病疫情,却又迎来全球经济动荡与关税战开打,开销花费紧缩,“出手”没有以前来得大方。
训正学校董事长郑志雄受访时说,该校相隔10年才对外筹募,主要用于学校发展、建设与设备提升及维修,共须建设发展基金150万令吉。
他说,与以往不同的是,目前时局很不乐观,许多商家和工厂业者也面对经济拮据的情况,因此“出手”也没有以前的大方,所以个体乐捐资源相对重要,包括校友、家协和售票方式,积少成多慢慢积累。

向政府争取拨款 举办晚宴筹款
麻坡中华基督学校发函向政府争取拨款。
该校副董事长林庆良受询时指出,该校筹募建设综合冷气礼堂须要700万令吉,目前已达到一半的目标,接下来5月会办一场学校义卖会和一场晚宴,同时也有在进行着向政府各部门申请拨款,仍在等待回应,但他们有信心可以达到目标。
他透露,该校于今年元宵节为工程动土时,获得峇吉里区国会议员陈泓宾拨款10万令吉支持,并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筹获350万令吉建设基金。
他说,该校位于哈欣路的四层楼校舍自1990使用至今,35年后启动建设综合冷气礼堂,礼堂总面积为1万4562平方尺。
此前,创校母体麻坡中华基督教会长老会三一堂不但献地作为学校教育用途,也报效100万令吉作为建设费用。
“同时也将会举办一场筹款晚宴,以期能达到筹款目标,让该项目顺利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