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摄影:林健海
(新山14日讯)万孚新村长年来饱受基础设施老化之苦,尤其是沟渠失修、排水不畅,导致每逢大雨便有20户至30户住家后巷严重积水,居民怨声载道。
如今,在村长李宗晟与新山县新村发展官卢立基的积极协调下,成功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争取基建提升拨款,正式展开沟渠提升工程,为村民带来希望。
《中国报》记者在卢立基陪同下,前往施工现场视察,了解工程进展与民众反馈。
受访居民指出,长年水患问题终于有望获得解决,纷纷对政府的关注与行动表示感谢。


农民黎来九(77岁)受访时指出,当地沟渠及小河流长期缺乏清理,导致泥沙淤积、水流不畅,每当下雨超过两小时,河水便溢出,直接流入其住家,造成财物损失。
“我家就在河边,为了防止河水涌入,只能用两块水泥挡在门口临时防洪。”
他说,用两块水泥挡在门口临时防洪,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除了住家会浸水,我在屋外的农地所种的农作物都被影响,令我损失惨重。”
他说,对目前展开的提升工程感到欣慰,期盼未来能彻底解决淹水问题。


另外,家庭主妇陈小姐(55岁)指出,自家住宅后方的小沟渠年久失修,部分结构已坍塌,掉落的石块导致积水无法排出,甚至成为蚊虫孳生温床,衍生卫生隐患。
“现在政府来整修沟渠,我们真的很高兴,希望可以改善居住环境。”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家庭主妇则说,近日看到住家后方开始施工,希望透过这项工程,结束长年的水患问题,让万孚新村成为一个更安全、更宜居住的家园。

小河道升级U型排水沟渠
万孚新村村长李宗晟指出,今年初便通过新村发展官向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提出申请,并于4月获得批准,工程随即展开。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坦言,万孚新村经常下大雨,村后的数十户住家几乎每次都会被水淹。
他说,导致水患的原因除了沟渠年久失修,也包括后方小河流因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导致排水不畅。
“每次我们都要出动神手清理,但由于后巷道路崎岖,机械进入相当困难,效果有限。”
他说,根本解决之道是将小河道升级为预制U型排水沟渠,才能真正排解水患困扰。


首阶段耗资逾11万 下月完工
新山县新村发展官卢立基指出,第一阶段提升工程耗资达11万8740令吉,盼能有效解决万孚新村排水与水患问题。
他说,该笔拨款来自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由他与村委合作提交申请,如今已成功向房地部争取到第一阶段维修沟渠与提升河流工程的拨款,工程已于上周正式开工,预计于6月中完工。
他接受《中国报》指出,过往的村长其实早已意识到沟渠年久失修的问题,也曾提议申请经费,但迟迟未获批准。
“近期我再次接获多名居民反映,每逢豪雨,住宅后巷就会严重积水甚至淹水,因此加紧推动申请。”
他透露,第一阶段工程总长度为150尺,施工内容包括安装大型U型排水沟渠构件,以及为住家部分增设V型小沟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