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Hot视频

咖啡店

大镜子

文 文 文

更好采光 改变视角 增大空间 咖啡店大镜子用途广

通过镜子的反照,映现出室内的宽大和热闹,给人客似云来,高朋满座的景象。

报导/摄影:刘福来

(麻坡30日讯)本地传统,原来可以追溯到英殖民时期,具有多元用途和目的。

至今仍有本地民众秉持一贯传统,赠送大镜子祝贺咖啡店新张。

相信很多人都有到过本地的华人传统喝咖啡或用餐,但很少人知道,店里面墙壁上的那面的真正用途。

已退休的马新咖啡商联合总会会长何子孟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是南洋一带传统里的一种独有特色,但相信很多人不晓得其真正用途。

何子孟

“大部分的人只是知道,一般开张,亲友会赠送为业者庆贺,但具体的用途就没有人真正地了解。”


何子孟目前也是麻属咖啡商公会永久名誉会长,他坦言,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也渐渐被淘汰,甚至因为老旧和泛黄而被拆除,目前本地很多传统甚至已经很少被保留和再见到的踪影。

敬贺人的名字写在镜子上,赋有永久性的纪念价值。

他指出,里的,可以追溯到英殖民时期,它是一种欧洲人最早采用的室内设计方式。

“因为以前南来马来亚的先辈,有些曾经在洋人雇主的家庭或店里当过厨师之类的工作,自己创业之后,就仿效起类似设计,后来就演变成里常见的一种景观。”

本地当铺、金铺,其实也有类似大镜陈设的传统。

他解释,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采用镜子,尤其在英国、法国的古典餐室或咖啡座,主要是镜子能更好的采光、改变视角效果,增大室内空间。

部分咖啡店里的大镜子,失去原有的意义,甚至被周围堆放的杂物所遮掩及包围。

“利用镜面的反射,增添室内欢愉和热闹的气息,带来柔和的艺术和美感,它除了装饰作用外,还有将形象立体化的作用,为的就是吸引众人的眼球。”

咖啡店里的大镜子,早期是源自于欧洲人的室内设计方式,普遍被南洋一带的华族和友族所采用,作为装潢和室内采光设计。

何子孟指出,在镜子上写上招牌文字或设计,也是吸引客源的手法之一,后来这种个性化的室内设计,也就成了传统的重要指标。 ”

咖啡店里的大镜子,其实是让顾客梳理妆容之用。

他说,也是早期的“联络所”或“传播站”,一般都聚集很多不同阶层的职场人士,而的作用也提供了人们梳妆打扮、整理妆容,赶赴下一场约会带来方便。

麻坡一带的茶餐室墙壁上,普遍也挂着一面大镜子。

易发霉 越来越少

占用空间大,容易发霉,本地传统很多已经被拆除,变得越来越少见。

王昌婉

麻属咖啡商公会会长王昌婉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以前的人开张,送庆贺,并会将祝贺人的名字写在镜子上留作纪念,这也是最早的“征信录”。

历史较悠久的理发店,也有置放大镜的传统。

“不只,包括当铺、金铺、餐室、理发店等,都有送镜子的传统习惯,寓意客似云来,营造生意很好的好彩头。 ”

她说,由于镜子笨拙、占用空间大,没有保养容易发霉而被弃用,甚至堆放杂物遮掩,失去昔日光采,即使有人仿效赠送,镜子的面积也越来越小。

新张的咖啡店,大部分都会在大镜上挂上红彩,象征好彩头。

“反之,近期反而被一些嘛嘛档或友族餐室,大为采用作为装饰,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其传承。 ”

王秀明

贺仪贺匾取代

王秀明(66岁,自雇人士)

以前店面开张,尤其是,普遍人们都是赠送作为贺礼,在60年代至80年代很是盛行。

现在已经不流行送,并被其他贺仪所取代,比较多人赠送贺匾之类。

目前在本地很多传统已经看不到的存在,很多老店也将镜子都拆了,年轻一代甚至不知道传统有这样的历史。

林述针

表达敬贺心意

林述针(72岁,古味水粿业者)

以前的年代比较太多的选择,所以送镜子是一种很好的祝贺方式,表达敬贺人的心意,很有纪念性。

通过镜子的反照,室内看起来顾客很多、热闹,给人生意很好的景象。

林述炜

更有纪念价值

林述炜(66岁,自雇人士)

送镜子的传统,远比送花、送礼物更有纪念价值,而且祝贺人的名字有写在镜子上,什么时候都会记得。

店里有镜子很方便,有时工作忙碌变得邋遢,还可照一照整理仪态,很实用的陈设。

大镜子没有保养容易发霉和泛黄。


(本报刘福来摄)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咖啡店

大镜子

相关文章

警方突袭咖啡店 44艳女陪酒卖淫被捕

“喝4杯酒就买6瓶” 不满被指食言 暴躁叔殴啤酒女

以矿泉水煮凉茶泡咖啡 咖啡店亏本做生意

疑私会党咖啡店开片 刀棍齐来 警逮19男 最小13岁

原材料涨幅不大 咖啡店价格保持不变

咖啡店研发制作5酱料 传统面包”新”滋味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