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10日讯)柔佛州教育及新闻委员会主席阿兹南达敏指出,截至目前,州内超过100家私人企业,与柔佛人才发展委员会(JTDC)达成产学合作方案,并将陆续签署备忘录。
他说,柔新经济特区(JS-SEZ)的11个经济领域包含制造业,不少行业也已着手提高员工薪资,以及关注人才供应需求。
“人才供需适配,才能持续支撑柔佛迈向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该理事会不仅是一个人才库,同时也促成投资者、企业、大学、技职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推动毕业生踏入职场和协助企业招聘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以解决人才供需问题。

阿兹南举例,较早前他出席社险机构举办的“柔州优质就业展”活动,发现有不少越堤族也在找工。
他透露,他向越堤族了解情况,有者月薪2500新元(约8212令吉),却在就业展面试到一份月薪4000令吉起跳的工作,因此有意回流柔州发展。
他强调,柔州政府并非要阻扰国民越堤到新加坡工作,而是希望柔州可提供高薪的就业机会,吸纳和留住本地人才。

阿兹南是于昨日见证,柔佛人才发展委员会与阳光科技私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在记者会上,这样指出。
这项合作可推动产学合作,提供熟练技工每月至少4000令吉的薪资、教育与工业领域合作提供在职培训,以吸纳和留住柔州人才。
阿兹南说,应届毕业生通过见习岗位和在职训练计划,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掌握行业技能与工作经验。
出席者包括柔佛人才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何曼拉班、阳光科技私人有限公司创办人彭新华及总经理彭志祥等。

阳光科技响应呼吁 确保专业技术受认可
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总执行长彭慧娴指出,签署备忘录不仅能实现人才是柔佛最大资产的共同理念,还能响应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的呼吁,付诸行动为熟练技工提供4000令吉的起薪,以确保专业技术得到认可及奖励。
“我们也将携手人力资本策略单位(SMI),让实习生到厂房和组装线展开在职训练,直接向我们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学习,掌握制造高质量巴士的技能。”
她补充,产学合作方式提供高薪酬和实践培训,不仅是在兑现企业致力栽培本地技术人才的承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也象征企业与柔州一同成长。
彭慧娴说,该公司在这项产学合作计划下,提供200个优质就业岗位,如今已有40%的职位获填补,其余60%的职位空缺仍需100至200人分阶段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