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导/摄影:刘美娇
(麻坡27日讯)一首烙印在心中的华语儿歌,巫裔老翁60年来一天也没忘过。
麻坡一名现年69岁的巫裔德士司机嘉法,精通多达6种语言,包括华语、福建话、广东话、潮州话,还有国语和英语。
接受过6年华文教育的他,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且一直将一首儿歌铭记在心。
(本报刘美娇)
他已不记得儿歌的歌名,只记得那是当年就读小学,即麻坡中华基督华小一名叫郑老师的创作。
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哼唱那烙印在心底熟悉的旋律与歌词:咚咚咚咚咚咚咚,今天日节热哄哄,以前事大属大人,现在世界属儿童,儿童不再念诗书,双手和褪来做工,大家切切要记住,莫犯我们小儿童。
国庆日将至,《中国报》记者专访了精通多语的嘉法。嘉法分享与这些儿歌的因缘时说,小学班上仅有两名巫裔学生,他是其中一位,由于他喜爱唱歌表演,每年都被教师选中代表学校到其他学校或官方场合参与儿童节或国庆日演出,而郑老师负责以钢琴弹奏他的创作曲子,他负责演唱。
即便已从小学毕业将近60年,嘉法依然熟悉这首恩师的创作,他说,这首歌的旋律轻快活泼,至于华语歌词,他唱得出字音,但一些词句不是非常确定。
他长大后组织家庭及为事业打拼,至今已退休回乡当德士司机,尽管没有留下任何卡带录音,但这首歌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随时随地快乐哼唱起来。
嘉法于1961年进入华小求学,他从小就结交华裔朋友,以福建话朋友沟通,当他在国小上了两天课,见不着好朋友的脸孔,于是哭求父亲送他进华小,从此让自己学懂得华语和更多方言,对日后的人际关系与事业都有很大帮助。
华小求学遭同胞指指点点
嘉法不否认,从小因为在华小求学关系,经常遭同胞的指指点点及投来异样眼光,但他毫不在意。
他坦言,年幼单纯的关系,当年的他只乐于与好朋友同在一起,在小学的求学生涯非常开心,也受到校长和教师的照顾。
“我刚入学时,仅会说国语和福建话,对华语一窍不通,如今我已能掌握华语,感到非常光荣。”
他指出,因为懂得比别人多一种语言,也成为一种优势,辅助了事业风顺,尤其第一份工作试用期后,即从普通员工晋升为督工。
因为工厂内同事包括三民族,他因为能与各族良好沟通,加上勤奋,而获雇主的赏识。
他提到,后来另一名雇主在与台湾投资商谈生意,邀他担任翻译员,当时不太有信心的他还致电咨询教师的意见,结果教师还赞他如果在当地当小学教师也不是问题,于是接受了任务,还获大使馆猛赞中文说得太溜,而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学习语言要大胆
嘉法认为,学习语言就是要大胆去讲。
他经常遇见华人时,主动用华语和对方沟通。
他说,在吉隆坡工作时,因为当地大部分华裔同事使用广东话沟通,他也向他们请教,学习到多一种方言。
如今退而不休的他,享受驾德士载客服务,他熟谙华语,而成为麻坡一些家具厂源自中国投资商或专员的指定司机。
“由于我能够和他们良好沟通,彼此成为朋友,每次他们要出门或购物,会致电要求我载送。”
嘉法提到,儿时或60年代时,各种族的相处非常融洽,他很喜欢那种和谐的感觉,他也坚持每年出席老同学聚会,尽管很多已离逝,另在冠病疫情之前,他每年会办开斋节开放门户邀请各族参与。
他也让独生子完成6年的华文教育,多懂一个语言来增添个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