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缔造品牌

“do something” 眉山森林城市 放生鱼苗 为海洋 为保护环境献力

文 文 文

“我在了解后,认为应为环境do something(做点事情)”,这是在访谈中,其中一段意义深长的话,让旁人都感到罗伟伦对环保的执着。

在本地拥有38年历史的眉山川菜馆,旗下的眉山森林城市分店,两名股东拿督罗伟伦及苏清波,除了是生意伙伴,也有共同理念:保护环境的醒觉意识。

两人因此一拍即合,从厨房走出户外,打着“取之海洋,回馈海洋”的口号,化身“环保战士”,为这地球尽一份绵力。

罗伟伦(左)颁发感谢状给苏清波。

顾名思义,即餐厅内售卖海鲜的同时,也“回馈”给环境,包括保护环境、放生鱼苗等。


两人在受访时坚信,环保意识应从小做起及教导,达到教育下一代的目的,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其中,罗伟伦眼神充满坚信的态度,即做到归还海洋、不破坏、不影响下一代,以微小的影响力,带动民众的认同感。

“我们两人早前已有了理念,希望与餐饮业者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导致后代无法看到一些物种。”

苏清波则希望,能够有个健康的海洋,环保课题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我们必须保护海洋,切勿过度捕捞及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与会者专心聆听演讲者的致词。

他提及垃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尤其是塑料,无法被海洋分解,因此保护海岸线的美丽至关重要。

就在过去的星期日(5月28日),眉山森林城市在森林城市海边首次举办放生仪式,释放3000条不同品种的鱼苗至海洋,包括龙虎斑等。

一包包装有鱼苗的塑料袋,准备倒入海洋中。
参与的民众将鱼苗倒入海中。

活动当天,吸引逾70人参与,当中有森林城市物业、商管及业主代表,也邀请了大马渔业发展局、公积金局、大马环境局,以及全国渔民协会(NEKMAT)等代表出席。

出席者包括大马渔业发展局柔州主任英丹苏海拉,以及眉山森林城市股东之一的郑碧云,两人作为活动致词嘉宾。

主办方也邀请来自士姑来Raudhatul Maryam孤儿院逾20名孤儿参与其中,达到“环保从小教育”的最初理念及信念。

郑碧云及英丹苏海拉步行到海边,等待上船放生鱼苗。

这是眉山森林城市首次举办类似的活动,便引起空前绝后的成功,更是感染参与的商团,引起他们的兴趣,洽谈接下来共同举办环保活动。

当然,活动背后更大的意义是:增加海洋中的物种数量及保护环境。

对于罗伟伦及苏清波来说,希望带动其他想投入环保工作的民众,作为这场环保战役中的“领头羊”。

装有鱼苗的塑料袋,一包包地被搬上船,蓄势待发。
草地上摆放着一包包的塑料袋,里头装着活蹦乱跳的鱼苗。

“接下来的10年或20年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从小做起,甚至影响更多的人。”

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停下,接下来将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及工作,未来或举办捡垃圾活动等活动,希望参与者也不断增加。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