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刘福来
(麻坡14日讯)经济低迷,百物通胀,麻坡区部分社团和神庙也受到影响,选择性对外开放宴请,甚至不办宴请,以节省开销。
据《中国报》了解,麻坡区已有一些社团正面对筹办活动,经济“拮据”的压力,开始缩减宴席的规模,以及摒弃每年举办宴会活动的惯例。
这包括不举办大型宴会,只局限在执委内部的聚餐联谊,并选择在每5年或10年的周年纪念庆典,才邀请社团、乡团出席共襄盛举,以樽节开销,转向提升会务的发展与会员福利。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我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各行各业皆面对影响,尤其在百物飙涨的同时,餐宴席金也水涨船高,使到一些原本每年都会举办庆典宴请的社团理事会,萌起樽节的想法。
主要原因是麻坡的社团都有礼尚往来的惯例,基本在互相宴请形式上不收席金,而在一般情况下至少必需保留11至12席给经常有往来的友好社团。
而在席金高涨的情况下,宴会办得越盛大开销也越大,使到许多社团备受压力,尤其规模较小的会馆更是无力招架。
类似的宴请不只流行于社团之间,社团本身每年都要应对许许多多包括慈善筹募、筹建基金、关爱活动、神诞庆典、酬神活动等“应酬”,开销自然不是一笔小数目。
为此,就有社团产生“异见”,认为是时候社团应该改革,改变形式以适应目前的情势。
然而,这对神庙组织理事会却有着不同看法,因为神庙主要资源来自庆典活动与投标福物,因此在互相宴请的形式持有不同的作法。
张忠华:与各社团关系疏远
麻坡华团联合会主席拿督张忠华指出,各社团理事会看法不一,存在不同的利弊的影响。
“好的一面是可以节约开销,减轻部分会馆顾问和理事的捐献和负担,弊端是会与各社团关系疏远。”
他说,社团的作用本来就是扮演联系意义,团结地缘性和血缘性的乡亲和宗亲。
他认为,社团宴请是华团的文化,还是值得推广,旨在联系情谊,一年办一次并不为过。
“基本上,开支都是由会馆顾问和理事们承担,并不存在经济的问题,而会馆基本的活动也不多,周年庆难得一起聚会,敦亲睦邻,应该延续。”
谢华隆:依能力举办
麻坡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谢华隆指出,樽节运动并不是新鲜的课题,早在之前已经有一些社团这么做,甚至也有一些团体从来就不办宴席。
他说,社团承办宴席请来请去,无非是一种联谊的方式,如果没有互相往来,就少了一份交情,感情也会疏远。
“各会馆理事会有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其实,麻坡已有一些会馆理事会这么做,例如宗亲团体只请宗亲,不邀请其他乡团,也有乡团只请乡亲、宗亲内部联谊而已。”
“这包括麻坡中华总商会过去3年在疫情期间也很少办大型活动宴请,只在办过就职典礼理事形式上聚餐交流,基本上,我们都不会去计较或拿付出去做衡量,而疫情过后大部分社团也相互‘礼尚往来’邀请出席各自活动。”
他说,社团宴请活动存在联系情谊的性质,多数社团还是会办,只是举办的方式依照各自能力。
王振华:5或10年办一次
麻坡王氏宗亲会主席王振华说,自成立至今,该宗亲会一直都是坚持逢5年或10年才邀请各社团参与庆祝。
“我认为是不用劳财伤民,资源可以用在内部,提升宗亲的福利。”
他说,虽然社团的宴请与婚宴是有很大差别,基本上宗亲会不是因为经济能力,只是为了不造成别人的负担和累赘,所以才决定每5年或10年才办一次大型宴会,邀请其他社团共襄盛举。
张锦昌:神庙不办不行
马来西亚华人神庙总会会长暨柔佛州华人神庙总会会长拿督张锦昌指出,神庙与社团不同,主要收入来源靠每年举办活动、投标福物等方式。
他说,尽管物价高涨,一些地区一座宴席就要花费1200令吉至1500令吉。
“但是神庙理事会不办宴席又不行,所以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只好减少酒席,例如以前筵开100席,现在减剩60或80席。”
刘坤福: 互请不收席金
马来西亚永春湖洋彭城刘氏公会主席刘坤福指出,麻坡社团互相宴请一般都不收席金。
“按照惯例,主办单位一般需要保留11至12席给经常有礼尚往来的乡亲或宗亲,比较友好和亲近的社团通常为半桌或一桌。一般乡团有来往的都会邀请3名代表,所以这些席金通常是由会馆顾问、董事来承担,所以会造成有一些人产生不一样的意见。”
他说,每一项决定都有它的利与弊,的确宴请会带来劳财伤民,但是往深一层去想,它的目的是要让乡亲、宗亲、族亲每一年聚会一次,借助团圆的日子让彼此有交流平台。
他也指出,其实每个社团宴请,来来去去都是一样的东西,而且现在席金不便宜,宴会办得越盛大开销也越大。他也认同社团互相宴请的形式应该顺应时代作出调适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