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1日讯)大耳窿在社交媒体明码标价“招聘”,警方指他们开价300(1050令吉)至800元(2800令吉)找人锁门泼漆、贴大字报,越来越多青少年为赚快钱,沦为阿窿跑腿。
刑事侦查局非法借贷取缔组队长李良伟副警监昨午(20日)受访说,去年1月至5月因非法放贷罪行被捕的人中,年龄介于14岁和19岁的青少年占3.1%,而今年同期更是占了8.6%。警方虽未透露被捕人数,但证实涉案的青少年人数有上升趋势,引发关注。
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社交媒体或聊天应用接触到“赚快钱”的广告,最终误入歧途。

勿洛警署反非法借贷组队长何世兴助理警监说,“这些年轻人多数为了赚快钱,他们每出手一次的报酬介于300至800元,工作包括泼漆锁门、写大字报等。”
在聊天应用Telegram上,甚至有明码标价“招聘”跑腿的贴文,敲门骚扰的报酬约50元(175令吉)至100元(350令吉),是150元(525令吉),泼漆的开价最高,泼一个住家可拿约350元(1225令吉)至400元(1400令吉)、把提款卡借出则能获得400元至500元(1750令吉)。
刑事侦查局非法借贷取缔组高级调查员王添发警长说,对比从前,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体面世,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非法放贷的相关讯息。
另外,李良伟副警监也表示,随着科技迅速发展,阿窿更易于“隐身”,宣传和骚扰手段也层出不穷。
“有阿窿团伙通过TikTok宣传借贷生意,他们也会利用送餐平台骚扰欠债者。由于能轻易设立户头,他们都躲在背后匿名操作。”
他补充道:“警方有注意到此趋势,正积极与不同利益相关者合作,打击这类行为。”
警方强调,对大耳窿骚扰案采取零容忍态度,当发现有人蓄意破坏财物,对公众造成滋扰,危害安全与治安,将依法处置。
警方也呼吁民众远离大耳窿,切勿协助或与对方合作。
校友介绍工作,四青少年为赚百元沦为跑腿,每人仅分得25元(87.5令吉),最终触法被判缓刑监视。
2022年3月9日,警方接到3名青少年涉大耳窿骚扰案的投报,淡滨尼邻里警局与勿洛警署反非法借贷组联手,迅速在两小时内逮捕他们。
何世兴透露,这起案件中,受害者的住家大门被人用脚踏车锁链上锁、门口被泼漆、墙上被涂鸦。
警方后来从其中一名被捕青少年口中得知,他们的“工作”是由一名校友介绍的,四人平分100元酬劳,每人分得25元。警方过后也逮捕了这名校友。
调查揭露,该校友是通过Telegram群组“SG Fast Cash”,认识提供阿窿骚扰工作的陌生人,遭诱惑后沦为跑腿。四人当时皆十七、八岁,认罪后各判21个月缓刑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