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点:新山滨海大道14.3公里处
报导:黄子晴
摄影:张来星
(新山16日讯)新山滨海大道14.3公里处变成死亡车祸黑区,民众促当局必须改善安全措施,解决致命车祸频发问题。
近2年来,该路段发生至少3起致命车祸,每一起事故都因轿车失控而不幸坠入深水沟,不幸夺走6条生命。

这3起致命车祸的发生过程惊人相似,事故通常发生在凌晨时分,因车辆经过一个弯道后突然失控打滑,导致整辆轿车坠入深水沟。
据了解,居住在武吉英达、振林山及柏伶花园花园或浩然山庄的居民,也经常使用这条大道往返新山市区。


这条路段不仅通往新加坡和新山市区,也是越堤族往返工作和家园必经之路,进一步增加该路段在凌晨时段的交通事故风险。
《中国报》记者走访当地向民了解情况,除了上述3宗致命车祸之外,今年该路段频频发生多起大小不一的交通事故。
据现场观察,涉及车祸的沟渠周边的栅栏部分已被撞毁,一些栅栏甚至不知去向,其他的则已歪斜倒地,路边还可见散落的汽车零件和大片破碎的玻璃。

受访民众反映,该路段已成为车祸黑区,进入下坡路段限速每小时50公里,但许多轿车并没有降速,反而行驶速度太快。
他们促请道路使用者保持警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在这种事故频发的地方。
民众建议,当局加强安全措施,尤其是进入下岭路段或分岔路口时应增加限速的路段,防止意外发生。

3致命事故 当天都曾下雨
涉及车祸地点靠近宝马服务中心,对面是一家酒店,而车辆失控坠沟发生致命事故,引发民众对道路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回顾过去两年发生的3起车辆失控坠沟致命事故,第一宗于2022年7月17日凌晨1时左右发生,导致18岁男司机和前座男乘客当场溺毙,16岁少年和15岁少女乘客被消拯员救出。
第二起事故于今年1月2日凌晨约5时发生,23岁司机郑清佑独自驾驶一辆白色休旅车途中突然失控,撞向路肩护栏后,坠入水深约2米的沟渠,因头部重伤当场身亡。
第三起事故发生在今年6月1日早上约7时,造成31岁女司机朱婉柔、28岁弟弟朱伟颜和35岁友人侯晓珍共同遇难。
他们的车辆疑因当天下过雨,路面湿滑,失控后冲向左侧路肩,最终坠入深达3公尺的大沟渠,三人当场不治。

分岔路口 车多速度快
新山滨海大道往新山市区的分岔路口,加上路段车流量巨大,部分轿车行驶速度太快,导致频频发生交通事故。
37岁的行政人员黄小姐受访时指出,往新山市中心时会有分岔路口,有些人要往右,有些人则要往左,导致该路段时常交通堵塞,也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她希望该路段能够增加一些警示牌,让道路使用者能够行驶在该路段时,保持警惕及小心驾驶。

“尤其是摩哆骑士,夜晚很容易看不到路况,造成意外。”
她指出,一旦遇上大雨,这条路段的交通事故就更加频繁,她也亲眼见过。
另外,35岁的餐饮业从业者林耀发受访时透露,有关路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由于是高速公路,道路使用者会不知觉行驶太快,当成“跑车赛道”。
“我每天都要经过这条路段,经常看见发生交通事故。”

25岁的文案撰写员邢慧仪指出,她偶尔从武吉英达花园一带前往新山市中心,当经过这条致命水沟,许多车辆都会减速让道,一些车辆要换道行驶。
她说,自从上次的致命车祸发生后,有关栅栏仍未修复,一些还歪斜倒地,希望当局能尽快处理并在沟渠上加盖。 ”

承包商近期修复栅栏
当记者走访“夺命沟”时,发现相关的承包商正在测量栅栏的长度。
26岁的承包商员工艾曼向《中国报》指出,他们计划近期内修复栅栏,同时在该路段增设黄色缓冲带,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不过具体的实施时间还需进一步确定。

另外,57岁的宝马服务中心保安汤姆士受访问时透露,他在1年半内,就目睹了2次致命车祸。
他希望当局尽快改善问题。

廖勇胜:减速 保持警惕
行动党柏伶区州议员办公室主任廖勇胜建议当局,尽快修复防护栏、增高分界堤、降低车速等等措施。
他受访说,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等到新山公共工程局进一步研究和决定。
他强调希望路过该路段的民众,能够减速慢行,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