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刘彦运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山4日讯)脱下手术服,穿上律师袍!
曾经是政府医院专业医生,因亲身经历一起医疗诉讼,而触发他自修法律,并专修医疗法,最终成为一名西马为数不多的具有医疗背景的律师。
现年41岁的徐惠彬,于2003年至2008年在吉兰丹州理科大学分校修读医学系,他毕业后,被分配到柔佛州峇株巴辖政府医院当内科医生。
他接受《中国报》专访时指出,他当时负责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病。
“当时峇株巴辖政府医院的医生不多,我们几乎所有慢性病都要负责,包括癌症病患。”
他说,他从小志愿是当医生,治病救人,然而在政府医院服务期间,发生一起医疗事故,触发他决定自修法律,并专修医疗法。
他忆述,2012年某日凌晨约2时,一名患者声称出现头痛、晕眩及呕吐症状,他检查后认为患者有中风迹象,于是建议家属将患者转去另一所私人医院详细检查。
“因当时急诊室很多病人,人手及设备不够,建议患者转去私人医院是正确的选择,且患者的太太也是医生。”
徐惠彬说,该患者在私人医院被诊断出事脑溢血,又紧急转去新山中央医院治疗。该患者经过动手术后还是瘫痪,之后又转回峇株巴辖政府医院接受护理。 3个月后患者因并发症去世。
“该家属当时认为峇株巴辖医院院方没有及时治疗,延误时机,于是起诉峇株巴辖医院及我。不过,这起医疗诉讼拖延几年后,最终庭外和解,卫生部赔偿一定数额的抚恤金给家属。 ”
因为这起医疗诉讼,徐惠彬于是决定在2013年开始报读伦敦大学的法律课程,并选择专修医疗法。他以远距离自修的方式完成学业,并通过马来西亚的司法考试,成为执业律师。
缺医疗专业背景
辩护恐流于表面化
徐惠彬认为,一般没有医疗专业背景的律师,面对医疗事故时,无法一针见血指出医疗程序哪一个环节出错,在提控和辩护时流于表面化。
“有一些案例,因律师不清楚医疗事故的主要责任方是谁,只好把所有相关的医生和护士都列为指控对象。”
他认为,这样“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做法不但将问题复杂化,也拖延时日,还拉低了胜算。
“一旦律师具有专业的医疗背景,当面对医疗事故时,我会询问家属及患者,整个病房的医疗过程和各个相关环节,我只要听他们的描述,就能够了解哪一个环节出错,哪一个医生是主要责任方,我只需要针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一针见血的提控。”
“一般的律师可能只会指医生疏忽,医生有错,但是错在哪里?却不一定能够准确地指出来。”
据他所知,目前西马半岛只有3位律师是具有医疗专业背景。
执业一年多
接下50多起医疗诉讼
徐惠彬指出,西马平均每个月有十多宗医疗事故,他执业一年多以来累计的医疗诉讼高达50多起,在他手中胜诉的已有十多起。
他说,凡是医疗诉讼,通常最快也要一年以上才能够结案。目前他手上的很多案件还在处理当中。
“在我经手的案件当中,有私人医院,也有政府医院的个案。”
他认为,具有医疗背景的话,虽不敢说面对每一起医疗诉讼都能够稳赢,但具有一定的优势。
徐惠彬在转行当律师之前,他曾经在私人专科医院担任一年的急诊部医生,也曾创业,从事医学美容项目。
徐惠彬的家乡在柔佛州古来新港,他目前在新山实达热带园开设林依颖法律事务所(Chris and Partners Law Fi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