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风俗不同 用筷子非身分象征 各族文化应被尊重.......
报导:林健海、刘福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麻坡14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日前谈及华人用筷子吃饭没有马来西亚人身分象征,民众认为每个民族有各自风俗,用筷子是华族文化,各方必须尊重。
大马花园江记福州鱼圆员工梁女士(55岁)向《中国报》指出,各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用筷子吃饭已有几千年,祖先来时就已是用筷子。

她说,好比洋人,叫他拿筷子吃饭,他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文化是用刀叉吃饭,用筷子、刀叉或手吃饭,也视场合需要。
“如果你去华人活动场合,就用筷子吃饭,去马来人活动场合,如果他要你用手吃饭,你就入乡随俗用手吃饭。”
她说,马哈迪也有出席一些华人活动场合,也拿筷子吃饭。
“以吃火锅为例子,当然是用筷子吃,难道硬要用手来捞?这些都是根据场合要求,不应说华人没有用筷子吃饭就没有马来西亚人身分。”

鞋匠贡尼英拉(33岁)指出,我国是多元种族国家,各族文化必须给予尊重。
他说,马来人习俗是用手吃饭,华人的习俗是用筷子吃饭,各方都要尊重 。
“在大马一家的理念下,没有说用筷子不行,用手吃饭不行;没这样的说法,用筷子吃饭,用手吃饭,用汤匙,用刀叉吃饭所有这些都可以。”
他不认同,华人用筷子就没有马来西亚的身分这样的说法。
★许景清(65岁,水果小贩,大马花园)

筷子文化民族的根
拿筷子吃饭是华人的文化,也是我们的根,必须延续给下一代的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这些都要给予尊重,不可以强迫说要我们要跟你用手吃饭的文化。
而且我们也不需要你们跟我们用筷子吃饭。
◆麻坡华团联合会主席拿督张忠华(54岁)

包容国家才会和谐
每个人都有自由,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限制别人的自由,筷子只是一种工具和习惯,不见得不用筷子就能团结。
宪法也没限定国人不可以学习其他语文,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和更好的表达,我不认为使用单一语文就能团结人民。
政治人物不能以个人的观点发表极端的言论,让社会产生磨擦,应该更多包容和了解及习惯,社会才会和谐。
身为一个专业的知识分子,不应该一直在发表这样肤浅的话,应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愿景及促进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