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村: | 东甲县实廊新村 |
店名: | 顺发咖啡店 |
地址: | 实廊三条大街门牌188号 |
售卖美食: | 大包、菜包、叉烧包、花生包、荷叶饭 |
营业时间: | 早上7时30分至下午4时30分 |
报导╱摄影:刘美娇
(麻坡2日讯)传统老店,创新包点!
实廊三条镇上一家拥有逾40年历史的老店──顺发咖啡店,由第二代接手经营后,东主林世祥(50岁)与妻子林美利(48岁)及儿女于3年前为咖啡店注入新元素,除了售卖当地人最爱烤面包与半生熟蛋,配上香浓海南咖啡的传统早餐,也天天手工制作新鲜包点,供顾客选择。
为确保顾客品尝到最新鲜且口感最佳的包子,林美利与女儿林洁希每天清晨及上午分两个时段搓揉面粉制作7种口味包点,包括肉包子(即大包及小包)、叉烧包、菜包、花生、莲容及豆沙包,平均一天售卖逾200个包子。
(本报刘美娇摄)
这家老店的包点师傅,实为东主的次子林德钧(22岁),目前在新加坡进修点心制作的他已把各种创新包点的作法传授给家人,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秉持满足乡亲父老与顾客味蕾,坚持用心制作美味包点,成功获得顾客垂青。
除了讲究材料新鲜,馅料饱满,皮薄富嚼劲,林家制作的包点更着重卖相与品质,每7种馅料包点都各有造型,尤其小猪、白兔与刺猬卡通造型,深得年轻与小孩消费者欢迎。


由于每个顾客的反馈都非常重要,林美利告诉《中国报》,一家人搜集顾客的意见后,不停进行改良与研发,炒出满满古早味的馅料,并捏塑独特造型的包子,好吃又好看。
她说,无论是咸包子、甜包子或素包子,原汁原味的馅料,加上造型好看的包子,顾客咬一口大大的满足感及开心享用,也就是该店坚持纯手工制作新式包点的动力。
来到实廊,也能在这家传统咖啡店找美味手工造型包点,成为该新村特点之一。



实廊三条最热闹
从武吉甘蜜往麻坡的州际公路,其中必经之“村”即是实廊新村,且一路可以看到实廊一条、二条、三条‥‥‥至八条的告示牌。
实廊范围从巴力文莪拉也跨过南北大道直至利丰港边界8支,全长约6公里,沿路有十多条港(又称巴力),主要为马来甘榜,至于华裔住家则分布在大路旁或花园住宅。

其中,实廊三条为最热闹,也是人口较密集的市镇,总住家超过1000户,村民以务农为主,此村盛产水果包括榴梿与甘蔗。
根据先贤讲述,实廊(Serom)名字源自一种树木,当年村民在村庄沿麻河边,发现这类树木长出满满香气的漂亮花朵,称之为微笑之花(bunga senyum),随后大家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Serom(实廊)。


过路客会停下买
实廊新村前村长郭振成 (70岁)
新村拥有许多出色手工制作的包子点子,这家咖啡店算是其中一家古老的传统海南咖啡店,老板泡制的咖啡依然香浓好喝。
个人偏爱传统烤面包及半生煮蛋当早餐,偶尔来一个新鲜出炉的包子,非常饱足。
许多路过实廊的人士都会停在新村大街,购买纯手工制作各类包点,成为新村特色之一。

最爱喝海南咖啡
邱亚生 (77岁,退休人士)
这家古老咖啡店是我与朋友聚茶聊天的好地方,有时候一天至少光顾2次,这家老店浓郁香醇的海南咖啡,也是我的最爱。
自从大老板的儿子接手生意后,我们有机会品尝到手工包点,那些包点造型特别,但馅料多汁鲜美且保留古早味,尤其推荐小肉包及菜包。

小孩爱卡通造型
陈世忠 (56岁,小园主)
因为老板一家人的用心制作,让村民有机会能在村镇传统咖啡店里,也能尝到新式包点。
这家包点选择很多,有些是卡通造型,小孩看了会喜欢,小园主前往园地或从园地出来,来一个大肉包配上咖啡,绝对饱足。

沙葛菜包炒得香
杜成水 (65岁,自雇人士)
几乎每天光顾顺发咖啡店,这里的手工包点最出名,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支持。
这里的包点分量大而馅料足,且每天新鲜制作和烹煮,其中菜包的沙葛馅料,炒得特别香。

⬇⬇ 相关新闻 ⬇⬇
⬇⬇ 最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