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摄影:林健海
★地点:士姑来皇后花园★
(新山6日讯)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士姑来皇后花园第33至36座组屋居民拖欠管理费问题加剧,至今近80%居民拖欠管理费未还,导致组屋设施老旧无法修复,管理委员会被迫动用储备金应急。
据了解,皇后花园第33至36座组屋建立于1985年,共有492户共1900名居民,目前华裔居民佔90%、5户为印裔及1户巫裔。

据悉,组屋设施已老旧,包括粪管需要维修,但因为无法收齐管理费,管理委员会只能逐步修复设施。
《中国报》走访现场了解情况,该组屋管理委员会财政许宝顺(67岁)受访指出,该会成立已经17年,如何收齐管理费一直是棘手问题。


他说,每个单位居民每个月仅需缴付20令吉管理费,但至今被拖欠的管理费累积至少60万令吉。
他指出,管委会聘请承包商负责沟渠修复,平均每个月须要2000令吉、秘书费用2000令吉,清洁楼梯工人1000令吉,加起已5000令吉,所收到的管理费只有20%,无法应付这些费用。


他坦言,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居民拖欠管理费问题加剧,管委会甚至被迫动用储备金。
他透露,曾经发生4楼两个单位的屋瓦被风颳走,管委会总不能只修复有缴管理费的其中一方,没缴管理费的另一方则不顾。
“如果住户能够缴清管理费,组屋提升工程将能够顺利解决。”

黄祥銮:管委会可联络我
行动党依斯干达布蒂里区国会议员林吉祥特别助理黄祥銮希望,有关组屋管理委员会可以联络她,她会了解情况后,才决定如何协助。
她上週五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由于她已经不是市议员,因此,她只能以国会议员特别助理的身分处理问题,她希望组屋管理委员会可以联络她。

缴清费才转名
◆甘翠莲(75岁,自僱人士,33座组屋居民)
多年没缴管理费,直至最近要把组屋单位转名给孙子名下时,才知无法办理。
我从管委会管理层获知,必缴清管理费,才能办妥转名的手续。

每月都有缴费
林姐(69岁,自僱人士,34座组屋居民)
我甚至听说,其他座组屋的管理费更高,每月收取30令吉。
我们住的组屋设施已老旧,希望居民能缴管理费,让管委会能有经费提升设施。
也希望人民代议士协助管委会解决收取管理费问题。
⬇⬇ 最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