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沈俊荣
(峇株巴辖4日讯)针对政府愿提供长达6个月,每月900令吉补贴,鼓励商家聘请18至30岁毕业生及学徒,峇株巴辖受访商家认为不实际,因为目前是重新恢复元气的关键时刻,商家更需要熟练及可以长期就业的员工。

峇株巴辖合联针织工业有限公司东主萧庆璋(60岁)指出,许多商家受疫情打击,都已元气大伤,原本聘请的外劳不是回国就是逃走,目前又无法引进新的外劳,在人手短缺下,有订单也不敢接。
“商家就算继续营业,也是问题一箩筐,政府应尽快允许厂家引进新的外劳,让工厂产能及运作恢复正常。”
他以本身的工厂为例,目前员工已减少一半,现在就算有订单,也不敢贸然开工,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况。

萧庆璋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与其鼓励商家聘请刚毕业的实习生,不如豁免征收人头税(全免或半免)一段时间,让商家恢复元气后,再重新征税,最重要是听取业者心声,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聘请实习生并不实际,就算高薪聘请,也不见得实习生会长久就业。何况,政府发放津贴往往手续繁复,若商家预先给了高薪,却迟迟申领不到政府给的津贴,那就形同‘倒贴’,徒增无谓的开销。”

他吁请政府积极协助中小型企业,在百废待兴中给予种种协助,寻求良策、听取民意,而不是大搞政治斗争、争权夺利,让国家发展陷入深渊。
傅庆隆:应延长补贴期限
峇株巴辖中华总商会会长傅庆隆认为,政府应延长给予实习毕业生的补贴期限至1年或18个月,并鼓励实习生从事3D(脏、累、险)工作,让厂家逐步减少对外劳的依赖。

他说,如果只津贴6个月,实习生可能在未获补贴后另谋高就。政府应鼓励这些毕业生从基层做起,累积更广泛的工作经验,就像日本大学生一样,他们不计较从低做起,再慢慢成为熟练员工。
“早年南洋大学及留台大学生,因文凭未受承认,进不了政府部门,一些崇洋的私人公司也不愿聘请,或只让他们从事低薪工作,结果反而激励他们发奋图强,也有不少人创业成功。”
傅庆隆接受《中国报》访问认为,政府这项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倒也无可厚非,但政府应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困境,尽速批准商家引进外劳,并豁免征收人头税,让工厂恢复正常运作。
“在其他国家,人头税旨在统计人头,收费不高,但我国政府却把人头税视为收入来源,让中小企业增加聘请外劳的负担,这是不利商措施。”
郭明发:可减轻雇主负担
峇株巴辖中华总商会永久名誉会长郭明发欢迎政府补贴雇主的措施,并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薪金补贴,可减轻雇主负担,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郭明发是塑料包装业者,近年来,聘请过五六个大专毕业生。

郭明发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他聘请过的大专毕业生,有些只考获文凭,有些持有学士学位,但她们的工作态度良好,也不计较从低做起(如担任工厂操作员)。
他认为,政府的补贴应延长至1年,同时不要附带太多条件,包括不限定最低薪资,也不要限定须提供特定职位。
他说,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计较职位高低,愿意从低做起,他们一样可以在职场上受重用,最重要是累积工作经验,未来可以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