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林健海
(受访者提供照片)
(新山19日讯)新山部分华人餐饮业者本月15日起推出“关爱菜单”(Menu Rahmah),至今有些业者的“关爱菜单”生意一般,但有些则出现排队人潮购买。

新山中华总商会联合属下5个餐饮业商团,即柔佛厨业联谊会、柔南流动小商公会、新山贩商公会、新山小商公会,以及新山咖啡酒餐商公会已响应这项计划,目前预计至少20家商家与摊贩单位参与,在参与期间,每日准备50份至80份售价仅5令吉的饭盒。
《中国报》记者向这些参与业者了解后续情况,大部分业者透露,5令吉关爱菜单反应不理想,相信与宣传不足有关,但也有业者生意则出现排队情况,生意不错。
士姑来皇后花园美都酒楼负责人陈志荣(46岁)受访时说,周三(15日)推出首日前来购买的人潮不多,但至昨日(17日)已出现排队人潮,令他忙得不可开交。
他坦言,周三多数民众经过看到店挂起到5令吉横幅,并没有马上购买,后来相信在询问后,知道这是“关爱菜单”,随后才倒回来购买。

他说,“关爱菜单”的份量平时是售卖12令吉,现在响应政府号召,以5令吉售卖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们每天搭配不同菜色,希望即使5令吉的‘关爱菜单’,也能让有需要者能吃到美味可口食物。”

另外,吗哂富都海鲜饭店负责人黄科仁受访时说,“关爱菜单”反应不理想,因此顾客要购买,他才准备。
“我预计每天准备50份,一肉、一个荷包蛋、饭加一瓶水,原本要11令吉,现在是5令吉,每天菜色都不同。”
而他指出,从本月15日开始至22日,售卖一个星期,视情况如何在进行下一步。


Menu Kasih Sayang 穆斯林不敢买
“关爱菜单”宣布用字不恰当,引来穆斯林客误解?!
新山市中心明里南街City Traditional Cafe餐厅负责人林振荣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週四(16日)他第一天开始售卖“关爱菜单”,准备了50份的鸡肉椰浆饭,结果只卖出5份。
他透露,他的顾客平时以穆斯林居多,但这5份“关爱菜单”都是华裔顾客购买。
“我发现,平时穆斯林顾客都会购买来吃,后来发现原来问题出在布条的字眼上。”

他说,布条上写的是Menu Kasih Sayang,是给非清真餐厅使用。
“我的穆斯林顾客相信看到的不是Menu Rahmah,因此不敢买。”
他坦言,将把问题反映给公会。
“我也会视情况,再决定计划是否延续。”

缺员工 考虑是否加入
新山咖啡酒餐商公会署理主席杨华光披露,他有参与“关爱菜单”计划,其他的会员则在考虑,很多是面对缺乏员工的问题。
“我一天准备50份‘关爱餐单’,但至今为止反应不太热烈。”


他也坦言,有些会员是不知道要如何配合,因为每个业者卖的熟食都不同,有些卖饭、有些卖云吞面、有些卖食材。
此外,他说,很多业者是面对缺乏员工的问题。


另外,新山高雅花园JB珍宝海鲜酒楼业者陈炑凭指出,他本月21日才开始推出“关爱餐单”,计划每天准备50份至80份,如果反映佳,会考虑增至100份。
“从每天中午12时开始,卖完为止,是一肉、两菜、饭加矿泉水,只要5令吉。每天的菜色会不同,有咕噜肉饭配套 、芭提雅鸡球饭配套。”
他说,通常规定一人一包,但视情况,如果车上有年长者,会让有需要的人多拿,也无妨。


小商家想参与 却能力有限
“爱心菜单”有些商家负担得起,有些小贩,即使想要响应也不敢参与这些计划,毕竟能力有限。
新山小商公会会长郑添皇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一些大型商家参与这些计划,由于资金雄厚,对他们而言这些计划,只是九牛一毛,同时他们也借此机会做宣传。

他坦言,但是这对小商家而言却是一个负担,因此,建议政府与其给予民众鱼,不如教如何钓鱼。
“从菜类方面,政府应该开放更多土地给想种田者种菜的民众,并提供肥料、资金,加上农业局派人指导,增加菜产量,菜价就会下跌。”
他说,肉类方面,可以开放更多地方,作为养殖场,提供技术、资金援助,产量增加,如此通货也不会膨胀。
“此外,也可以开放进口猪肉,才可把价钱压低,或是找饲料替代品,把原料价格降低,如此,商家没有理由把猪肉卖高,食物价格就会下降。”